木林森44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隨後嚴受益又請商毅來看成鹽。成鹽分爲三種、鹽巴、青鹽、精鹽。商毅仔細看了看,只見精鹽呈雪白色,晶瑩透亮的很是漂亮,而且非常的細膩。看起來己經很象現代鹽廠制過的精鹽。用手指點了一些放入口中,基本只有鹹味,入口即化。而青鹽和鹽巴都呈現着青灰或藍灰的顏色,而且還帶着一些苦澀的味道。
不過就是用這樣最原始的勞作方式,沒經過精製工藝加工的海鹽能移達到這個水平,商毅也不禁驚歎勞動人民的智慧果然是無窮。
嚴受益又介紹,鹽巴、青鹽、精鹽的產出比例爲鹽巴二成、青鹽三成、精鹽五成。先前所說的鹽折色價格,都是以精鹽計算。而投放到市場上,價格至少來翻出十倍以上,而且就到達二十倍,三十倍也不是不可能,其中的利潤之大,可見一斑。
而且因爲鹽業是由國家隴斷經營,鹽又是生活必須品,因此取得經營鹽業資格的商人,無一不是鉅富。商毅知道,在清代,鹽商幾乎就是皇帝的私人錢袋,朝廷每次遇到重大的軍需、慶典、賑務、工程等需要用錢時候,都會叫鹽商來承單,美其名捐輸。乾隆六下江南的費用,大部份都是鹽商買單。嘉慶鎮壓白蓮教起義,兩淮鹽商就捐輸了六次,累計達五百五十萬兩白銀。
而羊毛是出來羊身上,鹽商捐了錢之後,自然不會自己認帳,而是轉嫁到消費者和鹽業工人身上,反正收購價和銷售價都是他們說了算。於是一面拼命壓底進價,另一方面又盡力提高售價,不昔以次充優,以壞充好。因此真正倒黴的,還是廣大百姓和鹽業工人。還直接促進了走私鹽行業的發展。這是在歷朝歷代,都無法根除的問題。明朝在這方面略好一點,但也好不到那裏去。
看完了鹽場之後,嚴受益又把商毅請到自己家裏安坐。
商毅又問道:“嚴團頭,你們乍浦西村不是有兩個鹽團嗎?另一個團呢?現在怎麼樣了?”
嚴受益笑道:“回稟大人,另一個團的團頭是馬家的爪牙,規在己經被判以強制勞動改造。因此另一個團基本也處於停涉狀況。”
商毅聽了,也不禁笑了,想了一想,道:“這樣吧,另一個團現在也交給你來管,現在沒有馬家,你們也不用怕別人,而且現在提舉司的宮員不在,而在朝廷沒有派來新官員時,你們暫時也不用交納鹽課。你們出產的鹽我全都包下來,今年可以按三兩白銀一引,你們看怎麼樣?而且以後你們鹽團由我們商家軍來保護,也不會再有第二個馬家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