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陳子昂爲海內文宗,李太白爲古今詩聖。楊升庵《周受庵詩選序》。
王荊公嘗謂“太白才高而識卑”,山谷又云“好作奇語,自是文章之病。建安以來好作奇語,故其氣象衰薾”。愚謂二公所言太白病處,正在裏許。《古賦辮體》。
太白詩飄逸絕塵,而傷於易,學之者又不至,玉川子是也,猶有可觀者。有狂人李赤,乃敢自比謫仙。比律不應從重。又有崔顥者,曾夫豁達,李老作《黃鶴樓詩》,頗似上士遊山水,而世俗雲“李白蓋與徐凝一場決殺”,醉中聯爲一笑。《蘇東坡集》。
周伯弼雲:“言詩而本於唐,非因於唐也。自河梁而後,詩之變至於唐而止也。謫仙號爲雄俊,而法度最爲森嚴,況餘者乎!趙宦光《彈雅》。
潘禎應昌嘗言:其父受於鄉先輩曰:“詩有五聲,全備者少,惟得宮聲者爲最優,蓋可以兼衆聲也。李太白、杜子美之詩爲宮,韓退之之詩爲角,以此例之,雖百家可知也。”《懷麓堂詩話》。
詩人多蹇,如陳子昂、杜甫各授一拾遺,而迍剝至死;李白、孟浩然輩不及一命,窮悴終身。白樂天《與元徽之書》。
人徒知李、杜爲詩人而已矣,而不知其行之高、識之卓也。杜甫能知君,故陷賊能自拔,而從明、肅於搶攘之中也,李白能知人。故陷賊而有救,以能知郭汾陽於卒伍之中也。《草木子》。
李白、杜甫、陶淵明皆有志於吾道。《陸象山語錄》。
《新唐書·杜甫傳贊》曰:昌黎韓愈於文章慎許可,至歌詩,獨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誠可信雲。予讀韓詩,其稱李、杜者數端。《石鼓歌》曰:“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酬盧雲夫》曰:“高揖羣公謝名譽,遠追甫、白感至誠。”《薦士》曰:“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興得李、杜,萬類困凌暴。”《醉留東野》曰:“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感春》曰,“近憐李、杜無檢束,爛熳長醉多文辭。”並《唐書》所引,蓋六用之。《容齋四筆》。
予嘗論書,以爲鍾、王之跡,蕭散簡遠,妙在筆墨之外。至顏、柳,始集古今筆法而盡發之,極書之變,天下翕然以爲宗師,而鍾、王之法益微。至於詩亦然,蘇,李之天成,曹、劉之自得,陶、謝之超然,蓋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蘇東坡《書黃子思詩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