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蘇晉是個進士,曾爲戶、吏兩部侍郎。一方面長齋,一方面又貪杯,所以說他愛逃禪(不守法戒)。“逃禪”,與“逃墨”、“逃楊”語法相同。
[六]這四句寫李白連天子也不放在限裏,寫李白豪放性格極形象。一斗詩百篇,是說才飲一斗酒就能寫出百篇詩,寫李白不但酒興豪,而且文思敏捷。這是李白的特點。
[七]張旭,吳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世呼張顛(見《新唐書:
文藝傳》)。草聖,草書之聖。杜甫《劍器行》詩序說:“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又《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雲:“斯人已雲亡,草聖祕難得。”又高適《醉後贈張九旭》雲:“興來書自聖,醉後語猶顛。”是旭在當時實有草聖之名。按李頎《贈張旭》詩:“露頂據胡牀,長叫三五聲。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可和這幾句參看。
[八]焦遂,名跡不見他書。袁郊《甘譯謠》:“陶峴,開元中家於崑山,自制三舟,有前進士孟彥深、孟雲卿、布衣焦遂,共載遊山水。”孟雲卿也是什甫的詩友,杜甫在長安時,可能和焦遂有過交摟。五斗方卓然,是說喝了五斗之後方始卓然起興,打開話匣子。高談雄辯,正是卓然處。
這首詩,在體裁上也是一個創格。看起來好象很亂,其實也有組織,八人中,賀知章資格最老(比李白大四十一歲,比杜甫大五十二歲),所以便放在第一位。其他便按宮爵,從下公宰相一直說到市衣。寫李白獨多一句,並不是爲了私人的交誼,而是因爲這八人中,李白最爲偉大,故有意把他作個重點。——按《開元天寶遺事》卷三“顛飲”條:“長安進士鄭愚、郭保衡、王衝、張道隱等十數輩,不拘禮節,旁若無人。每春時,選妖妓三五人,乘小犢車,指名園曲沼,藉草裸形,去其中帽,叫笑喧呼,謂之頓飲。”亦足見當時縱酒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