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少陵野老吞聲哭[一],春日潛行曲江曲[二]。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爲誰綠[三]?憶昔霓旌下南苑[四],苑中萬物生顏色[五]。昭陽殿裏第一人[六],同輦隨君侍君側[七]。輦前才人帶弓箭[八],白馬嚼齧黃金勒。翻身向天仰射雲[九],一笑正墜雙飛翼[一〇]。明眸皓齒今何在[一一]?血污遊魂歸不得[一二]!
清渭東流劍閣深[一三],去住彼此無消息[一四]。人生有情淚沾臆[一五]。江草江花豈終極[一六]!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一七]。
這首詩寫作和前一首同時。江就是曲江,在長安城東南,是當時皇帝貴族官僚以及文士們遊賞勝地,真是說不盡的繁華熱鬧,但也正是這種地方特別使人容易感到國破家亡的痛苦,因爲和過去形成強烈的對比。此詩撫今追昔,意多哀悼,然主旨則在指出國破家亡的根源,文由於統治者的驕奢荒淫,並指出這種驕奢荒淫,統治者自身也是要“自食其果”的,“明眸皓齒”化作“血污遊魂”。
[一]少陵是漢宣帝許皇后的墓地,在杜陵附近,杜甫曾在這裏住過家,故自稱少陵野老。吞聲哭,是把哭聲往肚裏咽,不敢哭出來。
[二]潛行,是祕密的行走。曲,是角落裏。因在叛軍中,怕惹起注意。
[三]《劇談錄》:“曲江池花草周環,煙水明媚,江側菰蒲蔥翠,柳陰四合,碧波紅蕖,湛然可愛。”爲誰綠三字最痛心。國家一亡,草木無主,似怨蒲柳,實是怨人,以上四句爲首段,寫亂後曲江之蕭條。
[四]此以下八句爲第二段,用憶昔二字領起,迫寫安史亂前曲江盛況,但鋪張中便含諷意。
霓旌,雲霓股的彩色旗幟,指天子之旗。南苑,指芙蓉苑,在曲江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