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如蓮居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卻說餘千將到歷城縣,後邊來了一騎牲口,人行得遲,馬行得快,趕過餘千。餘千見馬上坐着一個和尚,將餘千一望,轉過馬來叫道:“這不是餘千麼?”餘千聞叫,抬頭一看,不是別人,卻是駱宏勳之嫡堂兄名賓王,向年做過翰林院庶吉士。因則天娘娘淫亂,重用奸佞,他就棄職,隱在九華山,削髮爲僧。素與狄仁傑王爺甚是契厚。他今日五臺山進香回來,因狄仁傑現任山東節度使,路過歷城縣,將欲一拜。遇見餘千,故呼名相問。餘千認得是賓王和尚,即雙膝跪下,口稱:“大老爺,不好了!大爺今在歷城縣被人誣良爲盜。”駱賓王道:“何人相誣?”餘千將定興縣王倫、賀氏通姦,並花振芳盜老太太,路中刺死巴九之子,胡璉開路送行,昨晚進店,天雨阻隔,賀氏之兄賀世賴現爲歷城縣主,看見我主僕在店,差人以強盜捉主,小的越牆而逃,已至三十里之外,復轉自投,意欲同死,前後之事,細細說了一遍。
駱賓王道:“餘千,你果有真心救我之弟,隨我同進狄千歲衙門,便急稟明,自然有救。”餘千滿心歡喜。駱賓王叫道:“須要改裝。”便將衣與餘千,扮做道人。包袱內現有於糧,餘千喫了些,跟了賓王進城。
賓王來至節度衙門,下了牲口,命外班通報,說九華山駱和尚稟見。外班稟了宅門,宅門又稟狄仁傑。狄仁傑聽說賓王和尚至此,連忙吩咐請見。
宅門上傳於外班,外班來至大門,說聲:“請進。”駱賓王在前,餘千在後,進了宅門。狄千歲早在堂上。二人相見禮畢,分賓主坐下,各敘寒溫。狄仁傑道:“一別日久,甚爲渴想,今晤尊顏,大快愚懷。”駱賓王道:“貧僧隱居荒山,千歲位居三臺,每欲進謁,未得其便。今五臺山進香回來,聞得千歲榮任山東,特來叩賀。”仁杰道:“豈敢,豈敢!”談論一會,進內書房擺齋,狄仁傑相陪用齋,那跟來的道人亦有家人相邀,另有齋飯管待。喫飯之後,又安排夜宴。餘千門外等待。
狄公飲酒之間,向賓王道:“先生抱濟世之才,藏隱山林,真爲可惜。
常聞治極生亂,亂極生治。當今之世,已亂極矣,而治將生焉。先生若肯離卻佛門,仍歸俗世,下官代爲啓奏,同朝共扶社稷,以樂晚年何如?”賓王道:“千歲美意,已銘於心。但是貧僧已脫紅塵,久無心於富貴。”狄公又道:“素知先生道及尊府乃系獨門,而人丁甚少。先生今日出家,尊府又少一個,其子孫怎能昌盛也!”賓王聽說“人丁”二字,不覺眼中流出淚來。
狄公忙問道:“先生因何落淚?”賓王道:“適聞幹歲言及舍下人丁,貧僧發慘。舍下歷代單傳,惟先祖生先父、先叔二人。先父又生貧僧;先叔生一舍弟,名賓候。貧僧出家,所仗奉祀祖先者,惟有舍弟賓侯。不料今日途中相遇家人餘千,言及今日早飯後,被歷城縣縣官硬誣爲盜,拿人縲紲。貧僧嘆家門不幸,人口伶仃,何至於此也,是以墜淚。”狄公道:“歷城縣縣官前日已故,尚未題補,現今委主簿賀世賴代行,他怎無故硬誣平人爲盜?”
賓王道:“今隨貧僧來者,即是舍弟家人餘千也。因主被誣,他無依無棲,走路痛哭,貧僧見之不忍,故帶他同行。前後之事,他盡知之。”又叫餘千過來,將大爺之事,細細稟上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