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費只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回說到乾隆諭召鄭燮,供奉畫苑。這鄭燮別號板橋,是江蘇興化縣人氏。性情瀟灑,卻不宜官。那畫法以蘭竹最高,便是書法,也且楷、行、隸三種,混合揮灑,別有一點的奇趣。
他筆榜後面還題着幾行道: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爲妙。蓋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現銀,則中心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猶恐賴賬。年老神倦,不能爲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後附詩云: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
任渫話舊論交誼,只當秋風過耳邊。
板橋畫名日噪,倒也盡堪溫飽。家中尚剩一幼女,教他讀書識字,借傳家學。這幼女名叫茜仙,荊釵裙布,綽有林下風致。每日和朱研墨,替板橋料量筆硯,板橋亦顧而樂之。然卻不愛家居,嘗挈女僑寓揚州一帶。乾隆既諭江督在興化招致板橋,興化知縣東尋西訪,才知道板橋旅行在外,急急移文江都知縣,叫他就近宣詔。江都知縣自然去拜會板橋。
那板橋住的是郊外廢園,叢竹喬松,裏面蓋着三五間小屋,前爲書室,後即臥房。知縣循徑進門,只見板橋磅橫解衣,正是興酣落筆的時候,旁邊一個禿頭小僮,捧着墨池,聽他濡染。
知縣立在案側,看他寫了幾幅蘭竹,真是疏密相間,不着纖塵。
到得板橋抬起頭來,才見有人站着,衣冠楚楚,又不知他爲着何事?趕緊披了絮袍,請他坐下。知縣說明來意,並道:"詔書敦迫,請先生即日出山,所有治裝之需,自應由弟致贐。"板橋道:"兄弟辭官久了。從前腳靴手版,爲着五斗米折腰,至今想來,殊嫌多事。現在靠着禿筆,度此餘年。再不料上達天聽,此種際遇,原應聞召即行。但是兄弟年老病深,手既支離,足尤蹶蹩,國家全盛時代,人材相望,何須徵及廢人?老父臺是目睹情形,疾非僞飾,尚望在大公祖前代爲方便,再由兄弟具呈告假便了。"知縣看板橋詞色堅決,也只得告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