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沈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文"已"字從一、從亡,此乃通貫天地人,與王字義同。中則爲王,或左左中則爲已。僧肇曰:"會萬物爲一已者,其惟聖人乎!子曰:'下學而上達。'人不能至於此,皆自成之也。"得已之全者如此。
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爲平遠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遠浦帆歸》《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落照》,謂之"八景",好事者多傳之。往歲小村陳用之善畫,迪見其畫山水,謂用之曰:"汝畫信工,但少天趣。"用之深伏其言,曰:"常患其不及古人者,正在於此。"迪曰:"此不難耳,汝先當求一敗牆,張絹素訖,倚之敗牆之上,朝夕觀之。觀之既久,隔素見敗牆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爲山,下者爲水;坎者爲谷,缺者爲澗;顯者爲近,晦者爲遠。神領意造,怳然見其有人禽草木飛動往來之象,瞭然在目。則隨意命筆,默以神會,自然境皆天就,不類人爲,是謂活筆。"用之自此畫格進。
古文自變隸,其法已錯亂,後轉爲楷字,愈益訛舛,殆不可考。如言有口爲吳,無口爲天。按字書,"吳"字本從口、從夬,音捩。非天字也。此固近世謬從楷法言之。至如兩漢篆文尚未廢,亦有可疑者。如漢武帝以隱語召東方朔雲:"先生來來。"解雲:"來來,朿也。"按"朿"字從朿,音刺。不從來。此或是後人所傳,非當時語。如"卯金刀"爲"劉","貨泉"爲"白水真人",此則出於緯書,乃漢人之語。按劉字從、音酉。從金、如矇、矇、矇皆從扊,非卯字也。貨從貝,真乃從具,亦非一法,不積壓緣何如此。字書與本史所記,必有一誤也。
唐韓偓爲詩極清麗,有手寫詩百餘篇,在其四世孫奕處。偓天覆中避地泉州之南安縣,子孫遂家焉。慶曆中予過南安,見奕出其手集,字極淳勁可愛。後數年,奕詣闕獻之。以忠臣之後,得司士參軍,終於殿中丞。又餘在京師見偓《送光上人》詩,亦墨跡也,與此無異。
江南徐鉉善小篆,映日視之。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於屈折處,亦當中,無有偏側處。乃筆鋒直下不倒側,故鋒常在畫中,此用筆之法也。鉉嘗自謂;吾晚年始得匾之法。"凡小篆喜瘦而長,匾之法,非老筆不能也。
《名畫錄》:"吳道子嘗畫佛,留其圓光,當大會中,對萬衆舉手一揮,圓中運規,觀者莫不驚呼。"畫家爲之自有法,但以肩倚壁,盡臂揮之,自然中規。其筆畫之粗細,則以一指拒壁以爲準,自然均勻。此無足奇。道子妙處,不在於此,徒驚俗眼耳。
晉、宋人墨跡,多是弔喪問疾書簡。唐貞觀中,購求前世墨跡甚嚴,非弔喪問疾書跡。皆入內府。士大夫家所存,皆當日朝廷所不取者,所以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