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張彥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右散騎常侍、崇文館學士、舒國公、臣褚無量。
祕書監兼侍讀、昭文館學士、上柱國、常山縣公、臣馬懷素。
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梁國公、臣姚崇。
銀青光祿大夫、行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上柱國、許國公臣。
銀青光祿大夫、守吏部尚書兼侍中、監修國史、上柱國、廣平郡開國公、臣?。
至十七年出付集賢院,拓二十本,賜皇太子諸王學。十九年收入內,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尚書、左丞相、集賢大學士、燕國公張說薨,明年二月,以中書令蕭嵩爲大學士,令訪二王書。乃於滑州司法路琦家得羲之正書扇書一卷,是貞觀十五年五月五日揚州大都督、駙馬都尉、安德郡開國公楊師道進,其?是碧地織成,?頭一行闊一寸,黃色織成,雲"晉右將軍王羲之正書卷第四",兼小王行書三紙,非常合作,亦既進奉。賜路琦絹三百疋,蕭嵩二百疋,其書還出令集賢院拓賜太子以下。及潼關失守,內庫法書皆散失,初收城後,臣又充使搜訪圖書,收穫二王書二百餘卷。訪《黃庭經》真跡,或雲張通儒將向幽州,莫知去處。侍御史、集賢直學士史惟則奉使晉州,推事所在,博訪書畫,懸爵賞待之。時趙城倉督隱沒公貨極多,推案承伏,遂雲"有好書,欲請贖罪"。惟則索看,遂出扇書《告誓》等四卷,並二王真跡四卷。問其得處,雲"祿山下將過向太原,停於倉督家三月餘日。某乙祗供稱意,有懷悅之心,乃留此書相贈。"惟則將至闕下,肅宗賜絹百疋,擢授本縣尉。臣從中書舍人兼尚書右丞、集賢學士、副知院事改國子祭酒,尋黜廬州長史。承前僞跡臣所棄者,盡被收買,皆獲官賞,不復簡退,人莫知之。及吐蕃入寇,圖籍無遺,往往市廛時有真跡,代無鑑者,詐僞莫分。臣今暮年,心昏眼暗,恐先朝露,敢舉所知,其別書人,謹錄如左。前試國子司業兼太原縣令竇蒙,蒙弟檢校戶部員外即宋汴節度參謀竇?,並久遊翰苑,皆好圖書,辨僞知真,無出其右。臣長男?,臣自教授,幼勤學書,在於真、行,頗知筆法,使定古蹟,亦勝常人。其餘士庶之間,應有精別之者,臣所未見,非欲自媒。天高聽畢,伏希俯察。建中四年三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