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沈復,劉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往西走,見一個山峯,彷彿劈開的半個饅頭,正面磨出幾丈長一塊平面,刻了許多八分書。逸雲指着道:“這就是唐太宗的《紀泰山銘》。”旁邊還有許多本朝人刻的斗大字,如栳栳一般,用紅油把字畫裏填得鮮明照眼,書法大都學洪鈞殿試策子的,雖遠不及洪鈞的飽滿,也就肥大的可愛了。又向西走,回到天街,重入元寶店裏,喫了逸雲預備下的湯麪,打了行李,一同下山。出天街,望南一拐,就是南天門了;出得南天門,便是十八盤。誰知下山比上山更屬可怕,轎伕走的比飛還快,一霎時十八盤已走盡。不到九點鐘,已到了鬥姥宮門首。慧生抬頭一看,果然掛了大紅綵綢,一對宮燈。其時大家已都下了轎子,老殘把嘴對慧生向綵綢一努,慧生說:“早已領教了。”彼此相視而笑。
兩個老姑子迎在門口,打過了稽首,進得客堂,只見一個杏仁臉兒,面若桃花,眼如秋水,瓊瑤鼻子,櫻桃口兒,年紀十五六歲光景,穿一件出爐銀顏色的庫緞袍子,品藍坎肩,庫金鑲邊有一寸多寬,滿臉笑容趕上來替大家請安,明知一定是靚雲了。正要問話,只見旁邊走上一個戴薰貂皮帽沿沒頂子的人,走上來向德慧生請了一安,又向衆人略爲打了個千兒,還對慧生手中舉着“年愚弟宋瓊”的帖子,說:“敝上給德大人請安,說昨兒不知道大人駕到,失禮的很。接大人的信,敝上很怒,叫了少爺去問,原來都是虛誑,沒有的事。已把少爺申斥了幾句,說請大人萬安,不要聽旁人的閒話。今兒晚上請在衙門裏便飯,這裏挑選了幾樣菜來,先請大人胡亂喫點。”
慧生聽了,大不悅意,說:“請你回去替你貴上請安,說送菜喫飯,都不敢當,謝謝罷。既說都是虛誑,不用說就是我造的謠言了,明天我們動身後,怕不痛痛快快奈何這鬥姥宮姑子一頓嗎?既不准我情,我自有道理就是了。你回去罷!”那家人也把臉沉下來說:“大人不要多心,敝上不是這個意思。”回過臉對老姑子說:“你們說實話,有這事嗎?”慧生說:“你這不是明明當我面逞威風嗎?我這窮京官,你們主人瞧不起,你這狗才也敢這樣放肆!我搖你主人不動,難道辦你這狗奴才也辦不動嗎?今天既是如此,我下午拜泰安府,請他先把你這狗奴才打了,遞解回籍,再向你們主人算賬!子弟不才,還要這麼護短。”回頭對老殘說:“好好的一個人,怎樣做了知縣就把天良喪到這步田地!”那家人看勢頭不好,趕忙跪在地下磕頭。德夫人說:“我們裏邊去罷。”慧生把袖子一拂,竟往裏走,仍在靚雲房裏去坐。泰安縣裏家人知道不妥,忙向老姑子託付了幾句,飛也似的下山去了。暫且不提。
卻說德夫人看靚雲長得實在是俊,把他扯在懷裏,仔細撫摩了一回說:“你也認得字嗎?”靚雲說:“不多幾個。”問:“唸經不念經?”答:“經總是要念的。”問:“唸的什麼經?”答:“無非是眼面前幾部:《金剛經》、《法華經》、《楞嚴經》等罷了。”問:“經上的字,都認得嗎?”答:“那幾個眼面前的字,還有不認的嗎?”德夫人又一驚,心裏想,以爲他年紀甚小,大約認不多幾個字,原來這些經都會念了,就不敢怠慢他。又問:“你念經,懂不懂呢?”靚雲答:“略懂一二分。”德夫人說:“你要有不懂的,問這位鐵老爺,他都懂得。”老殘正在旁邊不遠坐,接上說:“大嫂不用冤人,我那裏懂得什麼經呢?”又因久聞靚雲的大名,要想試他一試,就兜過來說了一句道:“我雖不懂什麼,靚雲!你如要問也不妨問問看,碰得着,我就說;碰不着,我就不說。”
靚雲正待要問,只見逸雲已經換了衣服,搽上粉,點上胭脂,走將進來;穿得一件粉紅庫緞袍子,卻配了一件玄色緞子坎肩,光着個頭,一條烏金絲的辮子。靚雲說:“師兄偏勞了。”逸雲說:“豈敢,豈敢!”靚雲說:“師兄,這位鐵老爺佛理精深,德太太叫我有不懂的問他老人家呢。”逸雲說:“好,你問,我也沾光聽一兩句。”靚雲遂立向老殘面前,恭恭敬敬問道:“《金剛經》雲:‘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其福德多,不如以四句偈語爲他人說,其福勝彼。’請問那四句偈本經到底沒有說破,有人猜是:‘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老殘說:“問的利害!一千幾百年注《金剛經》的都注不出來,你問我,我也是不知道。”逸雲笑道:“你要那四句,就是那四句,只怕你不要。”靚雲說:“爲麼不要呢?”逸雲一笑不語,老殘肅然起敬的立起來,向逸雲唱了一個大肥喏,說:“領教得多了!”靚雲說:“你這話鐵老爺倒懂了,我還是不懂,爲麼我不要呢?三十二分我都要,別說四句。”逸雲說:“爲的你三十二分都要,所以這四句偈語就不給你了。”靚雲說:“我更不懂了。”老殘說:“逸雲師兄佛理真通達,你想六祖只要了‘因無所住,而生其心’兩句,就得了五祖的衣鉢,成了活佛:所以說‘只怕你不要’。真正生花妙舌。”老殘因見逸雲非凡,便問道:“逸雲師兄,屋裏有客麼?”逸雲說:“我屋裏從來無客。”老殘說:“我想去看看許不許?”逸雲說:“你要來就來,只怕你不來。”老殘說:“我歷了無限劫,才遇見這個機會,怎肯不來?請你領路同行。”當真逸雲先走,老殘後跟。德夫人笑道:“別讓他一個人進桃源洞,我們也得分點仙酒喝喝。”
說着大家都起身同去,就是這西邊的兩間北屋,進得堂門,正中是一面大鏡子,上頭一塊橫匾,寫着“逸情雲上”四個行書字,旁邊一副對聯寫道:
妙喜如來福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