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話說邊大緩是時已經解任回籍,往河南去了。兩個解差星夜趕到開封府,對知府說知,若不將邊大緩拿出,定將滿城屠殺。邊大緩聞得這個消息,不惜一死,免至累及多人,即時拜別祖先,辭了家眷,挺身投到府衙。解差將他上了枷鎖,押解而去。
邊大緩在路上不肯騎馬坐轎,偏要慢慢步行,遊山玩水,若稍有催逼,他就要投崖撞石而死。那解差怕他身死,不敢少有違拗。邊大綬只樂得快活閒散,一路行來,耽延已有一月之久。解差見久羈道路,受盡風霜,好生厭煩。想當初領命出京之時,只道是個美差,以爲這個邊大綬做過幾任知縣,一定有些家資,或者可以勒索得一千八百兩銀子均用。豈料這個書呆,不獨清貧如洗,盤費全無又不用捉拿,自行投到招認,自己一文不費,並親屬人等一毫不得需索,是要我們小心服侍。只因闖王有言在先,要供養得他肥肥胖胖,生帶回京,親手碎剮,以泄掘墳之恨。我們奉上差遣,不得不遵。錢銀既不入囊,反得跋涉辛苦。我兩人真倒運晦氣也。二差一邊惱怨,一邊跑走。走得氣悶,只得暫在郊林歇腳。
三人坐下,解差開言對邊大綬道:“邊老爺,你忒愚了!你當初在米脂縣做官,難道不知闖王繫個兇暴之人?明朝多少雄兵猛將,都敗在他手,你不過一個小小知縣,又不是朝廷重任的大臣,何必在老虎口拔鬚?你萬不該掘他祖墳,以致懷恨太深。今拿你回朝,定受烹割之慘,毫無補益於君國,何苦在殘性命呢?”邊爺長嘆一聲道:“二位有所不知,我爲官雖小,亦要圖報君恩。自恨無力鋤奸,無奈想出這條絕計,以破賊人的根本。我今一死,有何足惜!只恨連累你二位跋涉奔波,於心何忍?”二差道:“邊老爺,你有此忠君愛國之心,言來我二人敬服。我今奉上所差,總不怪你連累。我等不幸生於末朝,兵戈撩亂,劫數最是難逃。但得一命留存,便是家門有福了。且走路罷!”
三人一程行來,談談論論,已是日落西山的晚景。於是尋覓旅店,安歇一宵,次日再走。後來聞得李闖勢敗逃走,二差想來,即使把邊老爺解到京城,亦無交代的。於是三人商議,將邊大綬釋放,各自奔逃。李闖敗得連腳都立不穩時,自顧不暇,有甚閒心究治他呢?邊大綬替國家辦了一件大事,究竟不遭賊手。正是:
死生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是時,李闖奪了明朝江山,真個天下無敵,更有誰人敗得他呢?誰知就喪在閻公子如玉之手。只因當日閻如玉自別陳永福,去到廣東惠州府,尋着父親閻法,把陳永福降賊之事說了一遍。閻法嘆息一番,即跑到廣州城,對探花陳子壯說知。那陳子壯系閻法同年進士,兩人意氣十分相得。今聽得閻法說出這般緣由,料知國運當衰,京城難保,命閻法父子急去河南,請左良玉進京勤王。閻法即辭別陳子壯,同子如玉,往河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