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吳趼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一首贊,流傳後世,至今雖三尺童子,都聽先生說過。不必細表。
卻說張毅甫等殮了天祥,揀一處潔淨的廟宇,停放了。朝夕到靈柩前焚香上供。過了幾時,便和胡仇商量:“此時文丞相已經就義,太后皇帝,又不在這裏了。眼見得‘恢復,兩個字,是無望的了!我們不如奉了文丞相靈柩,回吉州去安葬,然後到仙霞嶺,與衆位英雄商量辦法,豈不是好?”商議定了。便請了鄭虎臣來,告知此意。虎臣道:“此舉極好!二位安葬了丞相,再到仙霞,務乞代爲轉知各位:我身雖在此,心在宋室,務必盡我之能,唆擺得韃子們自生內亂,等外面好舉事。”
於是張、胡二人便擇定日子,奉了靈柩,一路向江西而來。二人商量:“若取道河南,走淮西人吉州,路是近些;但不如走淮南入浙,先過仙霞,與衆人相見,看有甚機會可囹。”商議已定,遂取道淮南。毅甫是北方人,從來不曾到過南方,看見山明水秀,未免流連風景。一天到了臨安,胡仇便去省視祖墓,誰知已被韃子剷平,拔去了碑碣。
不覺痛入骨髓,慟哭失聲。毅甫勉強勸慰了一番,方纔僱到江船,渡過錢塘江,天已昏黑,只得在船上住了一宿。天明,僱人先起了靈柩上岸,商量行止。只因此時已是十二月天氣,下了一天大雪,走路不便,只得暫時借住在一座古廟之內。這廟裏只有一個老道士住持,甚是清淨。住了一天,那雪下的更大了。夜深人靜之後,忽然有人來扣廟門,老道士開了,便進來了五六十人,喧呼擾攘,借廟內地方喫酒。驚醒了張、胡二人,起來問是什麼事。當先一人,便過來招呼。問起情由,知是運文丞相靈柩南迴的。那人便道:“既如此,二位也是同志的了。在下姓唐,名珏,表字玉潛。今夜之會,只因近日來了兩個韃子和尚,十分殘暴,把我大宋先帝陵寢,盡行發掘,取了殉葬的金玉珠寶,又發掘了許多大臣及富家的墳墓,共有一百多處。還要拿先帝的遺骸雜入畜生骨頭,取去鎮塔。”
胡仇聽了,不覺大怒,又想起自家祖墓,不勝悲憤。
未知此事究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