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住語潼關封爵屯頓大兵,卻說懷慶府在河南之西,潼關又與陝西交界相連。此日懷慶總兵白雲龍自帶兵到太平莊捉獲不得慈雲太子,一心糊疑。屢日命兵了四方打探消息。是日聞報潼關高王爺將四路城池扯起爲國除奸大旗,方知太子落在他城中。"想來他關中兵精糧足,吾一府之地怎能對敵?不免急告文書回朝,待等國丈發動大兵,方能拿捉得太子。不然枉送性命耳。"當時想罷即修文書一角,命得力家丁星夜趕急回朝,非止一日。再說對京城白狼山妖道。自徵雙龍山回朝,太后依國文之奏,封他爲司天監之職。是夜仰觀天象,已知儲君星落在懷慶地,對龐國丈說知。是日又接得懷慶白總兵文書,觀看畢,心下大驚。曰:"不好了。太子落在潼關,出師有名。倘他會合衆反王,怎能抵敵?趁他兵未致,先起大兵,合同懷慶白雲龍會兵征剿,方得無礙。"是日即刻登朝。
悉值哲宗天子得病,不能臨朝。有龐太后垂簾代政。百官朝參罷,文武別無章奏。只有龐國丈上本言:"慈雲投在潼關,合會高勇反叛,妄動干戈。即可興兵征剿,以免他會合五位反王殺回朝中,難以保守。"太后聞奏大怒曰:"逆子!幾番動兵不能拿捉,今又落在潼關。可惱狗王高勇收留叛逆,實爲心腹之患。相父保舉那將可以征剿掛帥?"國丈曰:"且命九門提督王綱。此將力敵萬人,與懷慶府白雲龍總兵會合。此人智足多謀。興兵十萬,戰將五十員,方能與敵。再後陣司天監國師與天保將軍唐潤虎,提兵十萬陸續進兵。何懼潼關兵多將廣。
太后准奏,命相父調發。是日退朝。次日,提督王綱登朝。
太后加封統兵大元帥,帶領精兵十萬戰將五十員,一路發炮登程。
一連行兵二十餘天方到懷慶府,知會過白雲龍總兵,即於關內要禮貯頓下。是日白總兵排筵接風,談兵論武,卜定來日登程攻打潼關。是夜言談不表。二帥帶兵自懷府到潼關,也有半月程途。一到即於五十里外安札大營。
再說高元帥等自從出發檄文後,河南內地數府望風歸順,並枕連陝西全省陸續投降。得兵二十餘萬,聲勢日振。料得朝廷太后父女必有兵到來攻徵。看兩月前後,探子報上:"朝廷發兵十萬,王提督掛帥,會同本省懷慶府白總帶兵前來攻關。請令定奪。"高王爺分付:"再往打聽,重賞探人。"傳命將四城緊閉,以候明日開兵。
有範大尉商議:"朝廷興兵不足爲懼,王綱也非能征慣戰英雄。即白雲龍也藉龐奸相做此總兵。所懼者妖道法術利害耳。他爲後隊須要提防。"王昭曰:"不免殿下修書與平西王狄王夫人到來。他法力無邊,可破妖道。"陸公子曰:"王參謀之言有理。前者雙龍山之敗,只因段夫人來遲,難敵妖道。果要殿下修書,他即日進兵方妙。"高王爺曰:"不獨修書山西,一連山海關、居庸關、玉門關、瓦橋關。五王須要達知。待他齊同會兵,何愁奸黨不滅。"衆將多言有理。是夜太子一連修書五封,次早分人投遞,按下交代。
到次日王綱、白雲龍升帳。拔令一枝,正印先鋒張天輝出馬,帶兵一萬出營討戰。副將曹乾、曹坤二人掠陣。當時兵近城下罵戰。軍士報進帥府。高王爺命張夢虎出敵,侯拱掠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