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不題撰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見得百姓一亂,其功不小。正是:皇天視聽在斯民,莫道黔黎下賤身;曾見一城堪復下,果然三戶可亡秦。
羣呼未脫忠臣死,士氣未褫奸黨魂;遙想五人殉義日,丹心耿耿上通神。
不說蘇州百姓仗義,浙江黃御史到得了便宜。且說吳江周御史宗建,初任湖廣武康縣時,官清如水,決斷如流,才守兼優,聲名大振。撫院交章題薦,後改了浙江仁和縣。這仁和縣是附省的首縣,政務繁冗,民俗淳厚,他下車以來,臨事精明,立法極簡,審理詞訟,任你有錢有勢的來請託,他概不容情,並無冤枉。徵收錢糧,任你頑梗,他都設法追捕,合縣百姓都呼之爲周青天。稍有閒時,便下學訓課,士子藹然一堂。若再得餘閒,或與鄉之賢士大夫逍遙湖上,或偕德望父老,訪民風於四野,所以士民德之。及六年,奏最行,取爲御史,合羣爲他建祠。不料爲倪文煥所劾,道他侵蝕仁和庫幣,坐贓削職,着撫院追比充餉。
此時合縣縉紳爲他到蘇州撫院衙門面稟,毫無此事。撫院含糊答應而退。後又有浙江與本處生監、百姓,紛紛具呈保留,爲他分辯。撫院只得面諭道:"如今官員坐贓,概不能辯。若略追少些,便與參本不合,裏面就要拿問,豈不是反害了周御史了?此事本院非不知是冤枉,非不欲委曲保全,但是不認贓、不問罪,言者亦不肯止。不如認了,到可杜後患。諸生等此呈。
本院只好存之,以彰厚道。"衆人知道此言近理,只得俯首而回。
不多幾日,又因李實論劾,解了繆翰林進京,這兩處的百姓憐他沒處叫屈,見蘇州有打校尉的事,其中有仗義的道:"蘇州人有俠氣,我們杭州人獨無人心?周爺此去,我們雖不能擊登聞鼓,爲他伸冤,只是坐贓如許,將何抵償?必致害及一生,累及妻子。不若我們爲他糾合些銀,代他完贓,雖然救不得他的罪,也可免他妻子追比破家之苦。"先是幾個人出名寫帖子,知會滿城人道:"前任本縣周父母,六年仁德,恩惠在民。今遭誣害,坐贓數幹金。家道清貧,力難完幣,凡我士民,各懷仗義之心,可各量力樂輸,共成義舉。"蘇、杭兩處士大夫,見百姓如此倡議,也相議道:"小民尚知仗義,我輩豈獨無心?"便有幾個紳衿出來爲首,內中有慳吝的,延挨不出,衆人也就惡極,俱公同面議,照傢俬分派,分上中下三等,不怕你不出。
其餘那些生監酸子,雖所出有限,卻也集少成多。又有本縣大戶並鹽當店,俱中十兩五兩的相助。又有一等過往的客商,也道:"我們自周爺在任,鈔稅雜差,一些不擾。"也輸財相助。
又有衙門各役,也感周爺一味愛民,不肯縱容我們索錢害人,卻從來未曾屈打一人,不意如今受此冤屈!吏書門役也各以貧富派銀,有在工食上扣支的。百姓們多在城隍廟建醮,祈保生還。又設櫃在大殿上書簿樂輸,助周爺完幣,親手入櫃。來往燒香的士女,或一錢二錢,三分五分,十文五文,都入櫃。每逢朔望一併。後至五日一併,統共不下數千金,這都是江浙之民感恩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