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不題撰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磚飛石走,半空中蝶舞蜂翻;屋壞牆崩,遍地裏神嚎鬼哭。在家的當不得梁摧棟折,膽喪魂飛;行路人苦難支石壓土埋,屍殘肢解。莫言變異非人召,自古奇災衰世多。
京城中也自西北起,震天動地如霹靂之聲,黑氣沖天,彼此不辨。先是蕭家堰,西至平則門、城隍廟,南至順城門,傾頹房屋,平地動搖有六七里,城樓、城牆上磚瓦如雨點飛下。
人先但見煙霧滿前,不辨路頭,後又被震倒牆屋的響聲聒耳,弄得人進不得出不得,路上壓死、驚死的人何止萬餘!個個都是赤身裸體,焦頭爛額,四肢不全。工部衙門至十駙馬街一帶,五六條衚衕內,就是官員,也多有死的。順城門內象房震倒,象也驚得發狂,奔東西走,不知踏死多少人。一城中驚得鬼哭神嚎,此時官民死傷者甚衆。直至兩三日後方定。後邊訛傳,是王恭廠火藥走發,所以如此。不知火藥走發,何以與大同地震同時。欽天監只得按占候書題一本道:"地震者陰有餘也,佔爲主弱臣強,天下起兵相攻,婦寺大亂之象。"忠賢見本,不知修省,反大怒,說他"妖言惑衆",將司天官矯旨杖死,豈不可笑?這正是:天心原爲奸雄警,地震反貽司歷災。
皇上因此避殿,撒藥減膳,仍敕各官素服修省。有兵部尚書王永光道:"今天變,實有所爲,聖主既見災知警,我輩爲大臣者,豈可避禍不言。"便上疏道:"敬謁葵藿之誠,修陳災情之實,仰啓聖明,亟賜採擇,以迴天心,以維天運。"大意是說:"災異漸臻,必朝廷政臣有險人,顛倒悖謬,以逢天怒。
如刑獄系人生死所關,今繫囚半是詔獄,追贓即以畢命。上天好生之德有所未忍,乞悉付法曹。至於軍儲告匱,土木頻興,與其急土木,不若急軍需。議蒐括曷若議節省,請於皇極殿告成之日,暫停工作,惜海內之物力,並於軍前。若夫傳宣詔旨,或以誤而成訛,不如票擬歸之政府。甄別流品,或以疑而成混,不如於討付之銓曹。"這本內雖未直說忠賢,卻都是說的他所做之事。忠賢見了大怒,竟留中不下。次日,禮科給事中彭汝南也上一本:"爲天災人災,同時互見,觸目驚心,恪遵明旨,恭陳修省之實,以重天戒,以保泰運。事望聖明除煩去苛,布寬大之政,輕徭薄賦,停不急之工。"同時有個御史高宏圖,也上一疏,與彭給事所論,大概相同。忠賢把兩個本都留中不發。
誰知地震未已,民心尚未定,忽然二十日的丑時,京師又反亂起來,但見:初時半天皆黑,後來滿地通紅。爍爍的光分萬點,夜闌天畔落疏星;紛紛的焰散千條,天曙曉光開赤霧。遍地上火龍飛舞,半空中火鴿盤旋。人畜爭喧,吳騎東風馳赤壁;樓臺沒影,秦兵三月潰咸陽。
原來是朝天宮正殿火起。這殿只有大朝會百官習儀纔開,平時緊閉的,不知何故,忽然燒起。頃刻間,煙焰燭天,沿燒殿後及兩廊房屋,共有一百二十餘間,俱化爲灰燼。直弄得那些道士,馱神像、搬私囊,也有找師父尋徒弟的,一個個哭哭啼啼,東奔西跑。五城御史率領著兵馬司工部街道,錦衣衛提督街道等官及各坊番役人等,都帶著撓鉤火搭來救。那火勢越大起來,哪個敢動手?只有袖手看燒。
一月之中兩次奇災,真是小民惶惑,臣工所當修省的時候。
那王司馬見前疏不下,已知拂了奸閹,便道:"我既不能弭災轉祥,就是失職,該罷;又不能驅奸正當,也該罷。我若不決然求去,感悟君心,反待他片紙出朝,斥逐而去麼?"便又上疏道:"天心仁愛,無窮修省,未見明效,謹陳辭求罷,以答天譴。仍乞聖明立行實政,亟賜挽回。乞聖上準行停刑、減稅二事。"吏部尚書王紹徵也題一本:"爲欽奉聖論事,乞崇養士節。"忠賢見了,大怒道:"朝天宮火災,必是奸細在內。因前日地震,百姓驚恐,思欲乘機生亂。可著廠衛各衙門緝捕的用心緝訪,三日一比,定要捉拿奸細。如十日內無獲,各官一體治罪。這兩個老兒就事生風的煩瀆,須把他削奪了纔好。"李永貞道:"這兩個老兒,前日的本都被留中,卻也有些沒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