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酈道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又東過濟陽縣北。
北濟也,自武父城北,闞駰曰:在縣西北,鄭邑也。東逕濟陽縣故城北。圈稱《陳留風俗傳》曰:縣故宋地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城濟陽。漢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明爲濟川王。應昭曰:濟川,今陳留濟陽縣是也。
△又東過冤朐縣南。又東過定陶縣南。
南濟也。濟瀆自濟陽縣故城南,東逕戎城北。《春秋·隱公二年》,公會戎於潛。杜預曰:陳留濟陽縣東南有戎城是也。濟水又東北,菏水東出焉。濟水又東北,逕冤朐縣故城南。呂后元年,封楚元王子劉執爲侯國。王莽之濟平亭也。濟水又東,逕秦相魏冉冢南。冉,秦宣太后弟也,代客卿壽燭爲相,封於穰,益封於陶,號曰穰侯。富於王室,範睢說秦,秦王悟其擅權,免相,就封,出關,輜重千乘,卒於陶而因葬焉。世謂之安平陵,墓南崩碑尚存。濟水又東北,逕定陶恭王陵南,漢哀帝父也。帝即位,母丁太后建平二年崩。上曰:宜起陵於恭皇之園。遂葬定陶,貴震山東。王莽秉政,貶號丁姬,開其槨戶,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滅,乃得入,燒燔槨中器物。公卿遣子弟及諸生、四夷十餘萬人,操持作具,助將作掘平共王母傅太后墳,及丁姬冢,二旬皆平。莽又周棘其處,以爲世戒雲。時有羣燕數千,銜土投於丁姬竁中,今其墳冢,巍然尚秀,隅阿相承,列郭數週,面開重門。南門內,夾道有崩碑二所,世尚謂之丁昭儀墓,又謂之長隧陵,蓋所毀者,傅太后陵耳。丁姬墳墓,事與書違,不甚過毀,未必一如史說也。墳南,魏濟陰郡治也,世謂之左城,亦名之曰葬城,蓋恭王之陵寢也。濟水又東北,逕定陶縣故城南,側城東注也。縣故三鬷國也。湯追桀,伐三鬷,即此。周武王封弟叔振鐸之邑,故曹國也。漢宣帝甘露二年,更濟陰爲定陶國。王莽之濟平也。戰國之世,范蠡既雪會稽之恥,乃變姓名,寓之於陶,爲朱公。以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之所交易也。治產數千金,富好行德,子孫修業,遂致鉅萬,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
△又屈從縣東北流。
南濟也。又東北,右合河水,水上承濟水,於濟陽縣東,世謂之五丈溝。又東,逕陶丘北,《地理志》曰:《禹貢》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在南,墨子以爲釜丘也。《竹書紀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來會王於釜丘者也。《尚書》所謂導濟水自陶丘北,謂此也。菏水東北,出於定陶縣,北,屈,左合泛水。泛水西分濟瀆,東北逕濟陰郡南。《爾雅》曰:濟別爲濋。呂忱曰:水決復入爲泛,廣異名也。泛水又東,合於河瀆。昔漢高祖既定天下,既帝位於定陶泛水之陽。張晏曰:泛水在濟陰界,取其泛愛弘大而潤下也。泛水之名,於是乎在矣。河水又東北,逕定陶縣南,又東北,右合黃水枝渠,渠上承黃溝。東北合河,而北注濟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