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修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不讀過他"天命在我其爲周文王"一語麼?這是英雄欺人之語,其實他是不爲文王而不得呢。你是個讀過書的人,所以我特地引誘你到這兒來,把一冊海內孤本給你看呢。"說完,從一個枕箱中取出一冊古香古色斑剝陸離的書出來,交給尾生。
尾生接來一看,見上寫着《漢宮外史》四字。揭開看着那正文道:文帝天縱睿聖,《典論自序》歷述武德,殊未自誇。如仲康文遠輩,久託心腹,朝歌令特乃父之荀文若耳。
一夕,文帝自藩邸燕見武祖,武祖方沐,拔足揮洗以出。語不移晷,帝推案以出,告左右曰:"田舍翁得擔石蓄,即不復他望。翁而終憒憒者,予必有以拯之。"未幾,武祖召吳質入,密語竟夜,質泄諸人曰:"大王病痰,恆一語三暈。且時道東阿賢,而色若甚不愉者。"武祖雄略足制羣俊,獨不能馭愛子。東阿偶醉祖前,睨祖以笑曰:"千古英物,惟姬發耳,文王苟不旦夕死者,牧野之師,或反戈西向。"祖嘿然者久之,徐笑曰:"天下事大可爲,餘老矣,禪讓之事,當爲兒於門以內試之。"建炎性頑固,欲以之媲堯舜,此何可哉。惟其臣實不愧四門耳。華歆、王朗久事殘漢,而保身之智,切於君國,故露掌折盤之際,即漢非獻帝,何損於魏。
天命既改,鼎垂亦輕。若桀紂輩,智猶足以亡國,獻何敢望此二人哉。
後不必破壁始出,帝不必築壇始禪,祥符既定,天實助之。當壇未築,壁未破時,如崔琰輩目光如豆,猶謂一死可挽,其實死徒死耳。天子何能以鴻毛之生,失泰山之重,故凡崔琰輩者。實可諡之曰不識時務之大愚。
宮中事自九錫既假而後,悉主於武祖。孱主之命,懸於敗絲,嘗吾武祖曰:"苟得三盡菟裘,門以外事公實主之。"事爲東阿聞,因而挾武祖益辦。
陳思華採不實,任城雄武少智,苟無東阿爲之兄,天下事大未可知,燃豆之詩,或且移以逼人,然魏祚之不永,君子不能無疑於此也。
看到這兒,覺得諸如此說,從沒有見過。沉思一回,恍然大悟過來,強笑道:"這書是好的。只見了徒令人不歡呢。"和尚那時突變了一個樣子,頹然躺在個椅上,一雙眼淚不住的滾將下來。尾生也黯然了一回,嘆道:"看着罷,終有個結果在那裏呢。"和尚從椅上直躍起來道:"所不與足下同心協力,有如此月。"不多一刻,兩人便靜悄悄的睡了。卻那裏睡得着?
只算是眼淚相對罷了。正在此時,尾聲忽然想起漁陽來。那知漁陽這時正把肚子都氣膨(鼓)了在那裏呢。真是:含情慾語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