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了臨行這日,竇知府差人鼓樂轎子來迎。冷絳雪裝束了,拜辭父親道:"孩兒此行,不過是暫往燕京一遊,不是婚姻嫁娶,不必悲傷。"冷大戶道:"得能如你之言,便是萬幸。孃舅送你到京,有甚消息,可即打發他回來,免我掛心。"冷絳雪領諾,竟自上轎去了。正是:藕絲欲縛鵬翅,黃鳥偏懷鴻鵠心。
莫道閨中兒女小,一雙俊眼海般深。
冷絳雪來到府門,竇知府正在堂上等送她下船。忽見她走上堂來,雖年尚垂髫,卻翩翩然若仙子臨凡。看其舉止行動,宛然又是一個山黛,心下先有幾分驚異。及走到面前只道她下拜,將要出位還禮優待,不期冷絳雪只深深一個萬福,便立住不動。竇知府不好意思,只得問道:"你就是冷絳雪嗎?"冷絳雪朗朗答應道:"賤妾正是。"竇知府道:"我聞你自擅小才女之名。既有才,則有學,則知禮,怎麼見我一個公祖,竟不下拜?"冷絳雪答道:"大人既知講禮,則當達權。賤妾若不爲山府買去,以揚州子民論,安敢不拜見府尊。今既爲山相府之人,豈有相府之人而拜太守之堂者乎?"竇知府聽了竦然道:"難道相府之人便大些嗎?"冷絳雪道:"相府之人原不大,奈趨奉相府之人不得不大耳。"竇知府道:"你雖爲相府之人,尚未入相府,則爲禍爲福尚未定,況我爲政,怎便挺觸於我?"冷絳雪道:"未入相府,妾之禍福,大人爲政。妾以良家子女陷爲婢妾,既聞大人之命矣。明日妾入山府,若無所短長,則大人獻猶不獻。妾若稍蒙青目,則大人之禍福又妾爲政矣。妾敢實告,爲恩爲怨,大人亦當熟思。"竇知府聞言大驚失色道:"據汝這等說起來,是我欲結一人之恩,反招一人之怨了。結恩未必深,而招怨已切齒,這如何使得。"因低頭沉吟,有個欲要改悔之意。
冷絳雪微微笑道:"大人不必沉吟,妾原知此意不出之大人,大人只是過於信讒耳。妾不報讒人而報大人,非女子也。大人請放心,從前功罪可以兩忘。今與大人約,敢以父兄門戶爲託。父兄門戶安,則賤妾頂踵而捐。倘再魚肉,則仇不共天。斷不食言,惟大人圖之!"竇知府聽了方喜動顏色道:"聽汝言談,觀汝舉止,不獨才情獨步一時,而俠氣直接千古,真可愛可敬,到京定有大遇。本府誤聽讒言,今日悔無及矣。父兄之託,謹當如教。倘可吹噓,幸勿忘今日之約。"冷絳雪道:"既蒙明諭,妾雖草木,亦有知恩。"竇知府大喜,遂邀入後堂,叫夫人盛設留餞。餞罷,方用鼓樂送上船。聞知鄭秀才送上京,又另是二十兩下程。正是:獻媚雖雲得計,逢迎實費周旋。
榮辱到底由命,何不聽之自然。
竇知府送了冷絳雪下船,隨即差人飛個名帖,拜冷大戶,就吩咐說道:"如有甚事情,不妨私衙相見。"冷大戶見女兒與知府直立着對答了半晌,知府轉加意奉承,曉得女兒有些作用,方稍稍放心。直看女兒開了船,方纔回去,不題。
卻說冷絳雪自別父親,慨然而行,全無離別之色。一路上逢山看山,遇水覽水。凡過古人形跡所在,無不憑弔留題。
一日,行到了山東汶上縣,見一簇林木蒼秀,林木中隱隱露出兩個廟宇的獸頭犄角。冷絳雪在舟中望見,便問是甚麼所在。船上人答道:"這是汶上縣地方,前面紅廟叫做閔子祠,是個古蹟。"冷絳雪道:"既是閔子騫大賢古蹟,不可不到。"因叫船家擾船,要上去看看。船家道:"日已向西,又是順風,要趕路,不上去吧。"冷絳雪道:"哪有不上去之理!"船家拗不過,只得落了篷,將船彎到廟前說道:"趕路要緊,廟中景緻甚多,只好略看看就下船,千萬不可耽擱。"冷絳雪應了。隨同鄭秀才,帶着兩個丫頭攜了筆硯跟隨,兩個差役前面引路。
冷絳雪到了廟門一看,見入去的徑路都是隨山曲折的,由徑路走到大殿,足有半箭多路。殿上廟貌雖不甚整齊,卻還不甚荒涼。冷絳雪瞻拜一回,因對鄭秀才說道:"昔日閔子不仕權門,欲逃汶上以辭,遂成了千古大賢。我冷絳雪年雖幼,也是個有才女子,怎反趨入權門,其中是非正自難言。"鄭秀才道:"他一個聖門大賢,你一個女子,怎與他比較起來。"冷絳雪道:"舜何人!予何人!有爲者亦若是。"嘆息了兩聲,因取丫頭攜來筆硯,在西楹旁邊粉壁上題詩一首道:千古權門貴善辭,娥眉何事反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