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穀梁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桓公元年
元年春。王。桓無王,其曰王何也?謹始也。其曰無王何也?桓弟弒兄,臣弒君,天子不能定,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爲無王之道,遂可以至焉爾。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正月,公即位。繼故不言即位,正也。繼故不言即位之爲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繼故而言即位,則是與聞乎弒也。繼故而言即位,是爲與聞乎弒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終,己正即位之道而即位,是無恩於先君也。
三月,公會鄭伯於垂。會者,外爲主焉爾。鄭伯以璧假許田。假,不言以,言以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諱易地也。禮,天子在上,諸侯不得以地相與也。無田則無許可知矣,不言許,不與許也。許田者,魯朝宿之邑也。邴者,鄭伯之所受命而祭泰山之邑也。用見魯之不朝於周而鄭之不祭泰山也。
夏,四月丁未,公及鄭伯盟于越。及者,內爲志焉爾。越,盟地之名也。
秋,大水。高下有水災,曰大水。
冬,十月。無事焉,何以書?不遺時也。《春秋》編年,四時具而後爲年。
◇桓公二年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弒其君與夷,桓無王,其曰:王何也?正與夷之卒也。及其大夫孔父。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書尊及卑,《春秋》之義也。孔父之先死何也?督欲弒君而恐不立,於是乎先殺孔父,孔父閒也。何以知其先殺孔父也?曰子既死,父不忍稱其名,臣既死,君不忍稱其名。以是知君之累之也。孔,氏,父,字諡也。或曰其不稱名,蓋爲祖諱也,孔子故宋也。滕子來朝。
三月,公會齊侯、陳侯、鄭伯於稷,以成宋亂。以者,內爲志焉爾,公爲志乎成是亂也。此成矣,取不成事之辭而加之焉。於內之惡,而君子無遺焉爾。
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戊申納於太廟。桓內弒其君,外成人之亂,受賂而退,以事其祖,非禮也。其道以周公爲弗受也。郜鼎者,郜之所爲也。曰宋,取之宋也,以是爲討之鼎也。孔子曰:名從主人,物從中國,故曰郜大鼎也。
秋,七月,紀侯來朝。朝時,此其月何也?桓內弒其君,外成人之亂,於是爲齊侯、陳侯、鄭伯討數日以賂。己即是事而朝之。惡之,故謹而月之也。蔡侯、鄭伯會於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