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顏之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文】《詩》雲:"參差荇菜。"《爾雅》雲:"荇,接餘也。"字或爲莕。先儒解釋皆雲:水草,圓葉細莖,隨水淺深。今是水悉有之,黃花似蓴,江南俗亦呼爲豬蓴,或呼爲荇菜。劉芳具有註釋。而河北俗人多不識之,博士皆以參差者是莧菜,呼人莧爲人荇,亦可笑之甚。

【譯文】《詩經》上有"高低不齊的荇菜。"《爾雅》說:"荇菜,就是接餘。""荇"字有時寫作"莕"。從前的儒士都解釋說:荇菜是一種水草,圓圓的葉子,細細的莖,隨水的深淺而生長。現在,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這種植物,黃色的花和蓴菜花相同,江南民間也稱爲"豬蓴",或叫做"荇菜"。劉芳對這些都做了注,但黃河以北的百姓大多不認識荇菜,連飽讀詩書的博士官都把這種參差不齊的荇菜當成"莧菜",把"人莧"叫做"人荇",也實在太可笑了。

【原文】《詩》雲:"誰謂荼苦?"《爾雅》、《毛詩傳》並以荼,苦菜也。又《禮》雲:"苦菜秀。案:《易統通卦驗玄圖》曰:"苦菜,生於寒秋,更冬歷春,得夏乃成。"今中原苦菜則如此也。一名遊冬,葉似苦苣而細,摘斷有白汁,花黃似菊。江南別有苦菜,葉似酸漿,其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熟時或赤或黑,此菜可以釋勞。案:郭璞注《爾雅》,此乃蘵黃蒢也。今河北謂之龍葵。梁世講《禮》者,以此當苦菜;既無宿根,至春方生耳,亦大誤也。又高誘注《呂氏春秋》曰:"榮而不實曰英。"苦菜當言英,益知非龍葵也。

【譯文】《詩經》中有:"誰說荼菜苦?"《爾雅》和《毛詩傳》都認爲"荼"是"苦菜"。而《禮記》說:"苦菜開花而不結實。"按,《易統通卦驗玄圖》說:"苦菜生長在寒冷的深秋,經過冬季和春季,到夏季才長大。"現在中原的苦菜就是這樣。苦菜又名"遊冬",葉子像苦苣菜但略細一些,掐斷後有白汁流出,花黃得像菊花一樣。江南地區還有一種苦菜,葉子像酸漿草,花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白色,果實像珠子一樣大小,成熟後有的是紅色,有的是黑色,喫了這種苦菜可解除疲勞。按,郭璞《爾雅注》說,這種苦菜是蘵草,即黃蒢。現在黃河以北的人稱它爲"龍葵"。梁朝有個講解《禮記》的人,把它當作苦菜,認爲它沒有宿根,到春天才能生長,這是一個大誤會。此外高誘注的《呂氏春秋》中說:"開花而不結果的叫英。"由此,苦菜應當叫做"英",更知不是"龍葵"。

【原文】《詩》雲:"有杕之杜。"江南本並木傍施大,《傳》曰:"杕,獨貌也。"徐仙民音徒計反。《說文》曰:"杕,樹貌也。"在《木部》。《韻集》音次第之第,而河北本皆爲夷狄之狄,讀亦如字,此大誤也。

【譯文】《詩經》中說:"有一株孤孤單單的棠梨樹。"江南版本的"杕"字都是"木"字旁加一個"大"字。《毛詩傳》解釋說:"杕,孤獨的樣子。"徐仙民音"杕"爲"徒計反。"《說文解字》說:"杕,樹木的樣子。"且本字在《木部》中。《韻集》音它爲"次第"的"第",而黃河以北的版本都注爲"夷狄"的"狄",讀音也與"狄"字相同,這是一個大失誤。

【原文】《詩》雲:"駉駉牡馬。"江南書皆作牝牡之牡,河北本悉爲放牧之牧。鄴下博士見難雲:"《駉頌》既美僖公牧於垧野之事,何限騲騭乎?"餘答曰:"案:《毛傳》雲:'駉駉,良馬,腹乾肥張也。'其下又云:'諸侯六閒四種:有良馬,戎馬,田馬,駑馬。'若作放牧之意,通於牝牡,則不容限在良馬獨得駉駉之稱。良馬,天子以駕玉輅,諸侯以充朝聘郊祀,必無騲也。《周禮·圉人職》:'良馬,匹一人。駑馬,麗一人。'圉人所養,亦非騲也;頌人舉其強駿者言之,於義爲得也。《易》曰:'良馬逐逐。'《左傳》雲:'以其良馬二。'亦精駿之稱,非通語也。今以《詩傳》良馬,通於牧騲,恐失毛生之意,且不見劉芳《義證》乎?"

【譯文】《詩經》上有:"肥肥的公馬"。江南版本《詩經》都作"牝牡"的"牡"字,而黃河以北版本都是"放牧"的"牧"字。鄴下有位博士詰問我:"《魯頌·駉》既是讚頌魯僖公在郊外放牧之事,爲什麼要侷限公馬、母馬呢?"我回答說:"根據《毛詩傳》的解釋,'駉駉,良馬腹部和軀幹肥壯的樣子。'接下又寫道:'諸侯有六個馬廄,四種馬:即良馬、戎馬、田馬、駑馬。'如果解釋爲'放牧'的意思,公馬或母馬都說得通,也就不避限於用'駉駉'來形容良馬了。良馬,天子用它駕玉車,諸侯用來去朝見天子,去郊外祭祀天地,這一定沒有母馬。《周禮·圉人職》說:良馬,一人飼養一匹;駑馬,一人飼養兩匹。圉人所養的,也不是母馬,詩人列舉的是良馬中的強俊者,這才能與文義相合。《易經》說:'兩匹良馬奔逐。'《左傳》說:'用兩匹良馬。'這都是對精壯駿馬的稱呼,並不是通稱所有的馬。現在把《毛詩傳》上的良馬等同於牧馬和母馬,恐怕有違毛萇的本意,況且,難道沒看見劉芳在《毛詩箋音義證》中對這一點的註釋嗎?"

【原文】《月令》雲:"荔挺出。"鄭玄注云:"荔挺,馬薤也。"《說文》雲:"荔,似蒲而小,根可爲刷。"《廣雅》雲:"馬薤,荔也。"《通俗文》亦云馬藺。《易統通卦驗玄圖》雲:"荔挺不出,則國多火災。"蔡邕《月令章句》雲:"荔似挺。"高誘注《呂氏春秋》雲:"荔草挺出也。"然則《月令注》荔挺爲草名,誤矣。河北平澤率生之。江東頗有此物,人或種於階庭,但呼爲旱蒲,故不識馬薤。講《禮》者乃以爲馬莧;馬莧堪食,亦名豚耳,俗名馬齒。江陵嘗有一僧,面形上廣下狹;劉緩幼子民譽,年始數歲,俊晤善體物,見此僧雲:"面似馬莧。"其伯父縚因呼爲荔挺法師。縚親講《禮》名儒,尚誤如此。

【譯文】《月令》說:"荔挺長出來了"。鄭玄註解說:"荔挺是馬薤。"《說文》說:"荔,像蒲而略小,根可做刷子。"《廣雅》說:"馬薤是荔。"《通俗文》也稱"荔"爲"馬藺";《易統通卦驗玄圖》中說:"荔草長不出來,國家就會多火災。"蔡邕《月令章句》說:"荔草的莖鑽出地面。"高誘注《呂氏春秋》說:"荔草的莖冒出來了。"然而《月令注》把"荔挺"當成草的名字,錯了。河北地區的沼澤中到處生有荔草。江東卻少有這種東西,有人將它種在庭院裏,只是稱它爲旱蒲,所以不知道"馬薤"這個名字。講解《禮記》的人把荔稱爲"馬莧"馬莧能夠喫,也叫"豚耳",俗名"馬齒莧"。江陵曾有一位僧人,臉形上寬下窄;劉緩的小兒子劉民譽,剛剛幾歲卻聰明過人,善於描摹事物,他看見了這位僧人,說:"他的臉像馬齒莧。"他的伯父劉縚因此稱此僧爲"荔挺法師"。劉縚是講解《禮記》的著名儒者,尚且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其它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幹掉主角!魔頭變霸主

幹掉主角!魔頭變霸主

山角
幹掉主角!魔頭變霸主小說簡介: 【瘋批】+【三觀不正】+【無敵】+【雙潔】+【強強聯合】高冷學霸姜嫵穿越成修仙文裏面的女魔頭,女魔頭雖強,但卻是個被主角利用的心思單純炮灰女配。穿書之日便是女魔頭的死期,主角眼巴巴就等着女魔頭滅了這天下第一大宗,然後坐收漁翁之利。姜嫵扶了扶並不存在的眼鏡,手一攤,表示靈力枯竭。主角不甘心,姜嫵直接靈力湧現幹掉主角重開。一眨眼姜嫵回到了她與主角相遇的那一天,這次姜嫵
其它 連載 8萬字
巨星重生手札

巨星重生手札

可期
沈沐清上輩子爲了唯一的朋友揹負罵名,卻落得死不瞑目, 一朝重生,衆人口中的寄生蟲變爲了無父無母的小龍套慕青, 這輩子他只想揭開仇人僞善的面目,讓上輩子家人幸福生活, 不料卻一不留神被某巨巨盯上, 且看他怎樣爲
其它 完結 162萬字
圍牆之外,何去何從

圍牆之外,何去何從

閒散大仙人
眼睜睜看着老公給她帶頂綠意盎然的帽子,她也反手一個禮尚往來。生活如此刺激,做人委實不不易。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給自己療傷。無論是誰,人生第一個要愛上的人必須是自己!******有一天,一個陌生女人來訪,沈如筠的婚姻生活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沈如筠和吳毅棠從相知相知相戀到步入婚姻已近十年,沈如筠全身心地...
其它 連載 38萬字
都市神警:從暑假開始的破案天王

都市神警:從暑假開始的破案天王

黨蔘燉雞
關於都市神警:從暑假開始的破案天王: 暑假動物園打工,偶遇命案現場並激活金手指的警院學生秦風,從一具被扔在獅子園內的屍體開始,秦風被天河市局重案組組長看中。之後連破腐屍案,特大入室盜竊案……警院領導堅稱:不是警院成就了秦風,而是秦風成就了警院,警院以秦風同學爲榮。天河市局:只要我方派出小秦警官,罪犯們就得小心了。省廳:小秦組長不僅是天河市局的,也是全省的。部委:我們要有大局觀意識,不能有山頭思想
其它 連載 135萬字
巔峯之路:開局一間食肆

巔峯之路:開局一間食肆

想去遠方的驢
關於巔峯之路:開局一間食肆: 資深北漂一個意外醒來,成了問水縣九品小官之子,父親清廉,家庭拮据,妹妹營養不良,弟弟一個讀書要錢,一個剛剛六個月。仰天長嘆,葉繁沒想到,此刻最能幫到自己的,不是學歷,不是工作經驗,而是留學被迫練就的一手廚藝……本想小富即安,偏安一隅,卻在被動或主動的選擇裏,從縣城到京師,從一介商賈的葉東家,成了葉總旗,葉主事,葉院長……直至,這大靖廟堂的巔峯之上!歷史架空,架得很空
其它 連載 144萬字
九十年代嬌軟美人穿越了

九十年代嬌軟美人穿越了

薑絲煮酒
文案:姜黎錦做了一個夢,夢裏面她家破產,家裏房子被法院查封,她被迫住進了漏雨的平房,大伯家的堂姐一身珠光寶氣,高傲的站在她面前顯擺。姜黎錦和堂姐都是罕見的熊貓血,堂姐生產前,把她抓住要她獻血,是刑警..
其它 連載 1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