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司馬相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從何而來呢?
當初,吳三桂奉旨入京救援,當他率軍星夜兼程趕到山海關時,大順軍就已在北京城下,並把北京城圍得水泄不通。就在他猶豫不決之際,3月19日大順軍一舉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自殺身亡。於是,吳三桂分兵鎮守山海關,一面防止關外的清軍,一面觀察大順軍的舉動,伺機而定去向。這時,滿清王朝也極力招降他。李自成率軍進京後,得知吳三桂的愛姬陳圓圓和父親吳襄均在城內。立即令部將把吳襄請來,隆重地接待了他,然後,請求他給吳三桂寫信,勸吳三桂認清明朝已經滅亡的事實,大順政權正如日中天,及早投降大順政權,是最好的出路。大順政權將給他們父子封侯,爲了民族利益,共同抗擊清軍。
吳三桂看完信後,一想,父親寫的很有道理。自己只有3000人馬,要打既不可能打得過大順軍,也不可能打得過清軍。山海關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遲早都得投降,投降清軍,有失體統,將會得到後人恥笑,那麼最好也就只有向大順政權投降,更何況自己的愛姬和父親目前均在大順軍手裏。又見李自成給他送來了4萬兩餉銀,喜不勝收,當即決定接受銀兩,投降大順。
李巖清醒地認識到,山海關的戰略地位和吳三桂目前的重要性。如果吳三桂歸了李自成,那麼大順政權在山海關就多了一道十分重要的屏障,使清朝兵馬不敢輕易攻進關內;但如果他投降了滿清,雙方聯兵南下,就馬上危及剛剛立足於北京的大順政權。於是,進京後,他立即給李自成上疏:“陛下,應儘快遣使招撫吳三桂,並且儘可能地善待吳襄及其家屬,並允諾封他們父子爲侯,只有這樣,纔可能平息干戈之亂。”李自成心想:自己橫掃中原都易如反掌,擊殺並招降了難以計數的明將,難道怕一個小小的明軍將領吳三桂嗎?李巖,現在怎麼回事,北京都給攻下來了,而對吳三桂這麼推崇呢?真有點大驚小怪,小題大作了吧!於是說:“知道了。”隨後,把明朝降將唐通叫來,令他速去山海關,招降吳三桂。
對於吳三桂的問題,李自成既沒有高度重視,同時,劉宗敏卻把事情弄得更加一團糟。原來劉宗敏聽部下說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長得真是天資國色、傾城傾國般美麗,於是就想得到她。便派部下把吳三桂的老父親抓來,不僅逼他交納贓銀,而且逼問陳圓圓的下落。吳襄經不起刑罰,於是一面令家人送來了5000兩銀子,一面告訴劉宗敏說陳圓圓早就給送到山海關外寧遠去了。現在這個年代,兵荒馬亂的,說不定就已不在人世間了。劉宗敏根本就不相信,一面給吳襄加刑,一面仔細地搜索,竟真把陳圓圓給搜了出來。劉宗敏喜出望外,把陳圓圓搶入內室,據爲己有,真是好不得意。
吳三桂本已決定歸順李自成,於是把一切事務交給唐通,自己帶了一些人馬返回北京而接受李自成的任命。當他走到灤州時,遇上了他的家人,得知老父親受了重刑,同時愛妾竟然給劉宗敏擄去,頓時怒不可遏,立即重返山海關,沒等唐通明白怎麼回事就把他趕出了山海關,餘怒未消,越想越覺得窩火,什麼生死成敗啦,什麼民族利益啦!一切在他眼裏都是瞎扯,最緊要的就是拼死也要爲崇禎帝和老父親報仇。自己的兵力顯然無法跟李自成相抗衡,就打着“爲崇禎帝報仇”的旗號,並向滿清投降求援。
4月11日,京城裏一時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什麼吳三桂投降滿清啦,什麼清軍南下啦等,連李自成都給弄得稀裏糊塗,驚疑不定。吳三桂不是已經向我投降了嗎?不是已經在來京師的路上嗎?他怎麼又會出爾反爾投降滿清呢?經查實,原來問題出在劉宗敏身上,一時間,李自成惱羞成怒,要立即把劉宗敏處死,因大順衆將苦苦相求,免劉宗敏死罪而狠狠地訓了他一頓。又令人立即把吳襄給放了,並設宴勸慰了他一番。
吳三桂既然已向滿清投降了,滿清必定南下,這場戰爭已不可避免地到來了。當然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又由誰去領兵掛帥呢?於是他便去劉宗敏、李過等府第探訪。他們目前一個個變得懶洋洋,氣喘吁吁的,身體也因享受安逸而已發福。李自成這時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還是自己親自掛帥親征吧!
4月13日,李自成親自掛帥,率劉宗敏、李過等6萬大順將士並帶着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從正陽門啓程向東直奔山海關而去。令牛金星和李巖留守北京。剛出北京時,見李自成神色相當凝重,劉宗敏不由得小聲對李過說:
“一個小小的吳三桂,有啥大不了的!哼!要取山海關,還不是舉手之勞之事嗎?”輕敵之意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