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前言裏也說了:“這本書共包括二十篇文字,篇篇都是名副其實的‘雜’文,有的談男人的愛情、有的談女人的衣裳、有的談媽媽的夢幻、有的談法律的荒謬、有的談不討老婆的不亦快哉……各文的性質雖是雜拌兒,但是貫串這雜拌兒的卻是一點反抗傳統、藐視傳統的態度。這種反抗和藐視,對我說來,頗有孤獨之感,所以千言萬語,總覺得是個人的‘獨白’”
精神上與《火與冰》是一脈相承的,但更加的自由豪放,更加的深刻尖銳。倒是其中對傳統的批判,令人感到矛盾,因爲在人們的印象中,張斯似乎是維護傳統文化的吧?這樣說來,豈非自相矛盾?
這個不勞他去解釋,自有評論家站出來,抵擋這些問題:“在一部著作中,讚揚傳統,透出無限的欣賞;在另一部著作中,批駁傳統,表現出難忍的厭惡。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其實,內中自有道理。
事物總有其兩面性,非黑即白只存在於想象中。所以對於事物的評價,一定要分兩方面來看,比如說傳統文化。張斯對於它的讚揚或是批駁,並不是出於自己的喜好,或者說,並不是單純的出於自己的喜好。
他帶着明確的目的,那就是爲當下服務,推動社會發展。而只有一種方法能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張斯以自己具體的做法,向大家展現該如何取捨……”
這樣又臭又長的文章,流露出太多的主流意味,幾乎是從同一個模子中印出來的。用已有的理論框架,將眼前的情況套進去,然後自顧自地解釋,實在沒有絲毫創建意識。但它確實有自圓其說的方法,儘管與事實相去甚遠。
至於文風的改變,也掀起了一些波瀾,但始終沒有人懷疑。
“語言文字以及文體風格上自由、輕鬆、詼諧、生動,加之情緒上的激昂澎湃,讀之令人振奮。字裏行間透露出的是才華橫溢,學富五車,狂放不羈……張斯的文風,始終莫測高深,令人難於把握。
有辛辣犀利,有溫柔婉約;有廟堂之駢儷華翰,有江湖之野人獻曝;有威武富貴貧賤不可摧之錚錚鐵骨,有俠義詼諧熱情混而成的絲絲柔腸……現在他又貢獻了另一種別樣的風格。按他自己的說法‘我們看文章,要問的只是兩個問題;一,要表達什麼?二,表達得好不好?’其它都是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