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月如梭,一轉眼就迎來了小學畢業,尹小雨每天過得很充實,有書可讀,有書想讀的日子過得尤其踏實而速度。
畢業前夕同學之間互贈明信片,95年的明信片流行影視劇照,如92年由臺灣電視公司拍的,94年在內地播出的《新白娘子傳奇》裏的人物白素貞。
明信片後面寫的是簡簡單單的句子,承載的是九十年代一代人的兒時記憶和純真無邪的友誼。韓冰最喜歡白素貞,尹小雨送了一張白素貞劇照給他,他說,他爸媽已經許諾過,如果期末考試仍然能拿全年級第一,韓爸韓媽就會帶他去杭州西湖景區看鎮壓白素貞的雷峯塔。
期末考結束,韓冰果然是全年級第一,暑假,韓冰和父母如約去了杭州西湖景區。而尹小雨的暑假生活除了天天干農活,幹家務就是期待着韓冰早日歸來。
在沒有沒有任何通訊方式的條件下,尹小雨幻想着“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豔抹總相宜”的西湖有多美麗就有多美麗。
韓冰出去半個月之久,帶着一大堆浙江特產和禮物回來了,用膠捲拍了很多照片,但是還看不到,必須送照相館沖洗方可一睹爲快。
在九十年代的鄉下,不是每個人都有出去旅遊的機會,貧窮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許多家庭不是不想讓家人過得好一些,只是當時鄉村農民的意識形態只能是這樣消極,不是甘於貧窮,而是不知道怎麼樣脫貧,唯一能做的就是汗流浹背,起早貪黑趕農忙,每天累得苦哈哈的,越來越窮,她們只有幻想着等待兒女長大有出息了,他們便可以享享清福。
鄉村人大多數想着兒女養老,想着老了跟着兒女過好日子,也想供兒女讀書,他們認爲讀書是兒女唯一的出路,可是他們又覺得供一個大學生實在是天方夜譚,有的甚至連小學都不能讓其畢業,根本原因是時代的悲劇,主要原因是窮,主觀原因是學生不努力。
九十年代的p市鄉村村幹部還是一羣老年人,沒有文化,沒有積極性,思想跟不上。尹小雨童年時期曾經是時代的犧牲品,好在父母思想意識還行,懂得:要得到就得付出,年輕時候不供兒女讀書,老了以後,兒女自顧不暇,怎麼談孝順,兒女自己沒錢花,他們怎麼給你錢花呢?
當然孝順不只是給予父母金錢,但是連父母的基本生活費都給不起,講得再怎麼天花亂墜都是空談。尹小雨的父母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保證尹小雨讀書,假如家裏有變故,也不一定會砸鍋賣鐵。畢竟,在九十年代的p市鄉村,讓女孩子讀書已經是父母的恩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