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鈺認爲他應該也是一名中醫界普通的老前輩,可經過他的調查發現,此人根本不是他想象中那般沒有名氣,至少他在整個京都市也算得上是赫赫有名的中醫專家。
即便名氣不比曹溪山,他依然比許多專家的名氣都要大得多,尤其是在鍼灸方面更是一大行家,自己結合清朝時期僅剩下的一丁點“太乙神針”的方法,再結合自己的見解和創新,開創了“譚氏鍼灸法”。
據傳此鍼灸方法對於初學的人來說入門條件極其困難,需要起碼三年以上對針灸的學習和理解,才能在運針的過程中精確把握插入穴位的時機,以便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
按唐鈺收集而來的情報說明,十年之前譚老爺子曾經在京都市廣招徒弟,本想把自己這一身鍼灸的本領發揚光大,收穫桃李滿門。初期前來拜師的人絡繹不絕,先開始譚老爺子也樂得忙不開交,收了起碼一百名學生,而這一百名學生之中,基本也都有五年以上當醫生的經驗。
原本以爲這一百名學生都達到了譚老爺子的要求,然而不到半個月,譚老爺子便宣佈這次的招生告一段落。
原因是衆人基本都想不到的,你可能認爲譚老爺子已經快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了,根本分不開這麼多心去教徒弟,如果你真這麼認爲,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譚柳在教了一天之後,便發現了這羣學生最致命的一個問題,他們大多都是來自內科的醫生,平常就是開開藥打打針,對針灸根本一概不通。
就算其中有那麼幾個外科的醫生,對於鍼灸的掌握也還算可以,但是對穴位就完全是一竅不通,一切都還要譚柳從頭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