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新的辦法 (第2/8頁)
學做飯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清楚,古代社會很難有完全對農人處境在意,並希望他們能夠擺脫貧困的人,事實上,將農人視爲資源,思考能從他們身上拿走最多,而且還能可持續的進行剝削,纔是如今合格的官吏,桑弘羊能說出這種話,毫不稀奇。
真正韓盈失望的,是對方有這樣的思想,那哪怕他們兩個人都認可發展商業,未來也很難成爲信任度更高的盟友,只能進行有限度的合作。
“閣下說的商人,是大賈商,多擅投機取巧,強兼土地,收買奴隸,不僅使農人無立錐之地,淪爲流民,徒生禍亂,更強枝弱幹,危害國家,自然是需要打壓的。”
韓盈也不擔心這麼說對方會生出不滿,這是國家基本政策,屬於絕對的政治正確,而且對國家來說非常有利,若桑弘羊還沒有當官,那做爲被打擊對象他還會有情緒,可他要是已經是官,那隻會贊同韓盈的說法,畢竟他已經不是商,是官。
正如韓盈所想,聽到這裏的桑弘羊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
“至於販婦走卒,經營作坊的小商人,看着不事生產,實則是將農人,或者將某地的無用之物,交換到需要之人的手中,此舉雖看似不像農人種植出了糧食那麼明顯,卻也是在創造價值,甚至還有些生活必需品的交換,更需要商販運輸售賣,不然,農人哪裏來的鐵器、陶碗和鹽?”
這是在說套話,根本沒什麼價值可言。
聽完的桑弘羊腦海中迅速閃過這個年頭,他一邊思索,一邊笑着應道:
“聖賢曰小國寡民,有器不用,有舟車不乘,結繩記事,甘食美服,安居樂俗,可我看,這世上哪有人願意過上古時候無竹簡筆墨,必須結繩記事,無紡織之技,需要以獸皮遮醜禦寒,無耕田之能,只能採野果菱角充飢的日子?”
古代沒有沒有考古一說,但就算不看周圍四夷過的什麼日子,國內隨便找個窮鄉僻壤看看,只要此人沒有自己騙自己或者被別人忽悠瘸了,那基本上都能想明白堯舜禹,周、戰國乃至現在社會生產力是在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