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大鵬飛兮 (第2/7頁)
湖海平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是,後來被立爲太子的卻是三子李亨,這一點也說明,李隆基一天殺三子絕非簡單的受武惠妃的讒言,其在立太子之事上相當有主見。
這一年是公元738年,開元二十六年。
帝制時代,太子最不好做,勤奮被認爲覬覦皇位,懶惰又會被彈劾不適合做儲君。李亨並非李林甫所想立的太子,之後李林甫便成爲李亨在政壇最大的威脅。
在李林甫與太子李亨之間的爭鬥中,李隆基基本上不出面阻攔李林甫對李亨的攻擊,他並不願李亨羽翼過於豐滿;同時李亨雖然在李林甫的攻擊下兩次婚變,大受刺激,但李隆基卻並沒有顯出廢立太子之意,他認爲李亨的勢力在可控範圍之內。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成爲宰相,依然與李亨明爭暗鬥。若非安史之亂爆發,李亨的太子能否熬成皇帝其實仍然是未知之數。
……
高適與李十二、杜甫分別後,又曾投入朔方節度使、幽州節度使的幕府之中,然而志不得伸。
高適苦學進士及第之後,投靠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擔任掌書記,深受哥舒翰器重。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高適輔佐哥舒翰固守潼關。潼關失守後,高適又護送李隆基入川,擢升爲諫議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