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大鵬飛兮 (第3/7頁)
湖海平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潼關失守後,李隆基出奔四川,太子李亨北上靈武。
公元756年7月15日,李隆基在普安郡(劍州)發佈了《幸普安郡制》。
在這篇詔書中,李隆基以太子李亨爲天下兵馬大元帥,都統朔方、河東、河北、平盧等節度採訪都大使;以永王李璘爲山南東路及黔中、江南西路等節度採訪都大使;以盛王李琦爲廣陵郡大都督,領江南東路及淮南、河南等節度採訪都大使;以豐王李珙爲武威郡大都督,領河西、隴西、安西、北庭等節度採訪都大使。
這是一個“四分天下”之局,標誌着李隆基開始以皇子來代替邊將領兵。但這一戰略遭到了高適的反對,高適認爲這是復“封建”,一旦諸王走出深宮,天下便有分裂的危險。
然而,就在李隆基頒佈這道詔書的三天前,太子李亨已經在靈武即皇帝位,李隆基尚不知情。
不過,我們依然可以從李隆基的詔制中看出其對太子李亨的制衡。
如果說此前李亨與李隆基之間尚是皇帝與太子之間的嫌隙,那麼馬嵬驛之變後李亨與李隆基的矛盾其實已經公開化了。畢竟,處死楊國忠尚可忍,但逼死楊貴妃後李隆基肯定很難釋懷。
一個月後,也就是8月12日,李亨的使臣來到四川,李隆基才知道太子已然稱帝。
之後,李隆基承認了這一事實,也同意李亨用“制”的名義處理政事,但事後要向李隆基彙報;而李隆基稱“上皇”,用“誥”的名義獨立處理政事,事後也要向李亨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