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太陽日24 (第1/7頁)
第二TWILIGH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任務日誌 – 太陽日24
呃,洞穴農場項目近來遇到了一個問題。實際上用“問題”這個詞來描述不大恰當,因爲在NASA的邏輯裏“問題”是指能夠解決的困難。目前的情況更像是“意外事故”,一般意味着剩下唯一能做的事情是清掃殘骸開始調查。
其實泥土倍增進行的還蠻順利的。小馬們使用太空服定期澆灌泥土,維持着一天兩次的頻率。囤積的儲水有三分之二被我倒進了土裏——總共兩百升——但是水回收器的儲箱水位仍因爲空氣溼度原因不斷上升。要是這種情況持續的話我們最終就能同時擁有潮溼的營養土和滿滿一水箱儲水了。
最近艙外活動次數蠻多的,忙着處理洞穴、拆解小馬飛船一類的事情,所以今天我打算宅在居住區裏。畢竟我手頭還有來自洞穴的土壤樣本沒有分析,之後還得好好想想我們要如何把洞穴轉變爲農場。
目前我最擔心的其實是空氣問題。那個洞穴是個巨型晶洞,而晶洞都是滲透性的——廢話,要不然水滲不進去的話就不會形成晶洞了。好消息是,這裏的情況不是像瑞士奶酪的那種滲透,而洞穴大部還被掩埋在幾英尺深的高密度沙土與永凍土之下。但是要是有十億個微型孔洞漏氣效果其實跟一個大洞差不了多少,而對此我還沒能想出解決方案。
但是之後的土壤檢測結果改變了我的想法。空氣不再是主要問題了。具體點說,我目前面臨的最嚴峻問題是2.3%的高氯酸鹽。更精確一些的話,在兩份最深層土樣中是1.5%的高氯酸鉀與0.8%的高氯酸鎂,稍淺一些的土層中總濃度會降至1.2%左右。
事實依舊非常的操蛋。
先前來自地球土質的嗜高氯酸鹽細菌之所以能減少我們搬運至居住艙內的火星土壤高氯酸鹽含量,主要是因爲土層深度很淺(這樣氧氣就能完全滲透),而且高氯酸鹽的濃度相對較低。而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在細菌深入到足以完全消除三十厘米以下的高氯酸鹽之前,小馬們的食物包就要消耗完了,說不定還會喫光我所有食物儲備裏的素食部分。我們等不了那麼長時間。
“但是馬克,”你可能要說了,“你不應該只用得上表層土壤嗎?”對於土豆而言這句話沒毛病;它們的根系都挺淺的。但是對於苜蓿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一株成熟的苜蓿根系深度平均下來能達到五米,要是有必要搜尋地下水源的話還能再延伸兩倍。如果是在居住艙裏,我還能靠大量澆水反制一下這種勢頭;但是在洞穴裏我們並沒有如同居住艙中那樣能限制它們生長的地板。也就是說它們的根系會觸及我們提供熱量所能到達的最深處,並吸收途經的一切物質——包括那些有毒的高氯酸鹽。
所以在這個時間點上,洞穴農場的想法聽起來就沒那麼誘人了。我現在得坐下來好好考慮其餘那些不使用洞穴進行耕作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