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然是春秋時期有車的人家應該算是中產,但是史書都提到閔子騫家境貧寒,而且那車是他父親的生產工具,替人拉東西僱傭養家,要說家中孩子有兩個能夠穿得起絲綿襖,也似乎過於誇張了。”
“所以這個故事其實有極大的可能經過歷代人的增改,到了明代,才形成如今我們看到的最終版本的。”
“研究中國史真是挺有意思的。”麥小苗聽得很認真:“可以研究的角度和素材真是太多太多了……”
“那是的。”周至笑道:“就拿阿姨的家鄉費縣來說,那是皇帝長子少昊封地的近畿,從考古成果上來講,就是分佈在魯南和魯北的那部分大汶口文化遺址,以及後來的龍山文化傳承。這些都是華夏文明的‘主脈’,有跡可查可證,到今天已經有六七千年了。”
“這麼多年文明沒有斷絕,中間可供研究的東西太多了。”
“可是你怎麼能夠懂這麼多。”麥小苗雖然已經習慣了周至的博學,但還是忍不住表達了詫異和佩服:“好像文史方面的內容,基本上你都知道。”
“這麼說也太誇張了,我也就中國的文史知識知道的多一點。”周至謙虛的說道:“海外的就一竅不通了,文科和理科本來就不一樣,理科更講究精深,就像你,需要在一個方向深耕;而文科研究的其實是人文問題,社會問題,各個時代的人文和社會問題,肯定都是複雜的,多層次多方面密切關聯的,因此更加講求博大。”
“所以我不能和你比專業精深,你不能和我比知識面,咱們這叫術業有專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