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貨不多當然算是個問題,但高務實認爲不能算什麼大問題。利之所在,人之所趨。只要他高大少爺肯下訂單,有的是人願意爲靈貓香的貨源奔走——我大明缺什麼也不會缺人力,這個時代的山上也不會缺靈貓,倒是缺錢的人很多很多。
他甚至覺得,如果將來香皂生意持續火爆,說不定還能催生出人工飼養靈貓來取香出售的養殖場之類。當然,這些都只能算是理想狀態下的遠景規劃,眼下的重點肯定不至於要放在這些事情上面。
於是,以靈貓香作爲香皂的定香劑就算是暫時決定下來了。剩下的問題就只有一個,香精多樣化。
他隱約記得自己當年在縣委時,有次隨團去廣東考察日化產業的時候,某個本土日化企業爲他們介紹過一些香精的發展歷史,似乎到了1857年前後,人類纔開始從褐煤樹脂中得到的碳氫化物加以硝化,其得到的產物有類似杏仁油和麝香油的香味。此後,由於化學工業突飛猛進,人造合成香精遂開始大行其道。
但他現在肯定不可能跳過自然香精去搞合成香精。因爲現在自然香精的提取並不能成爲限制香皂生產的瓶頸,畢竟所需的原材料在這個時代稱得上足夠豐富,反而是搞人工合成香精沒有足夠的技術條件。技術條件既然不足,那顯然成本上也就沒有自然香精有優勢了。
這一來,選擇範圍大大縮小,能考慮的就只有天然香精了。再從成本來考慮,必然是以大明本土有足夠產出的植物香精爲主。在後世,天然植物香精比較出名的倒還挺多,諸如印度的檀香、保加利亞的玫瑰、中國的薄荷和八角茴香、斯里蘭卡的肉桂以及法國的薰衣草等。但是很顯然,這其中那些大明沒有的暫時就不用考慮了。
除了薄荷和八角茴香之外,在大明土地上能夠輕易大量獲取的,還有月桂葉、桂皮之類,但這其中除了薄荷,其他的似乎並不特別適合作爲香皂香精。這種往皮膚上使的,還是鮮花類比較好。
託了中國地大物博的福,鮮花類的選擇就很多了,譬如玫瑰[注:玫瑰其實是在“西風東漸”之後纔在中國興起的,但此花中國古已有之,然其特性非古代文人所好,尤其玫瑰的刺,在中國古代多被認爲是“妒”的體現,於是留下的傑作就不多,此花的口碑也不太好。]、茉莉、桂花、白蘭、黃蘭、木蘭等這些適合製造香精的品類簡直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