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彼時,困守京師的劉應節對此困惑不已。後來他才得知,是兵部尚書丁汝夔受嚴嵩蠱惑,秉承“不求功求無過”,令諸將率軍緊隨敵軍尾後,不可輕舉妄動。俺答在城外擄掠八日,明軍就做了八天護衛隊,坐視百姓哀嚎無動於衷。劉應節將自己的憤懣和不滿,留在了文字裏。
皇宮裏的嘉靖帝,同樣憂心忡忡。勤王兵逡巡不前,和南梁侯景叛亂時的景象如出一轍。梁武帝蕭衍被圍臺城南京,勤王兵馬也是四方雲集,卻遲遲不進,坐視他被活活餓死。嘉靖帝想到此事,數番羞惱,出離憤怒。
嘉靖帝思來想去,認爲當務之急還是安撫軍心,避免被動。於是便讓戶部派員,攜物資出城犒賞勤王兵。可城外胡虜縱橫,勤王官軍不知駐紮何地,今番貿然出城,無異羊入虎口,多半是要有去無回。所以在戶部開會之時,心知肚明的衆官只是各自相覷,沉默而不言語。
這種沉默,讓劉應節感到羞憤,他決意打破這死灰般的寂靜。他主動請纓,並憤然道:“主憂臣辱,臣身奈何懼死?此臣子授命之秋也。”
當劉應節毅然請行時,一位正處前線的旗牌官,趁着間隙完成自己的《備俺答策》。他渴望這本小冊子,能多少起點抗敵的作用。但直到戰爭結束,這本小書才引起朝廷的重視。
而多年之後,劉應節要和這個叫作戚繼光的年輕人,一道扛起帝國北疆的防衛重擔。
戶部主事要出城勞軍的消息傳出,許多官員都來送行。有人讚歎他的勇氣,有人揶揄他的莽撞,劉應節皆付之一笑。國家危難,這只是臣子該盡的本分而已。
臨行之際,劉應節自知前路不可測,私下向親友交待後事。他吩咐:“若過七日仍不還,便遣人送母歸鄉。自己的手足和頭髮,都用苘麻作了標記,可以作尋屍時的憑藉,勿以血汗爲怪異。”
交待完畢,劉應節開始籌劃這次“死亡之旅”。白天城外胡虜出沒,他就趁夜色掩護出城。劉應節戎服單騎,護車而行,儘量悄無聲息。夜幕低垂,曠野陰森,車馬奔走亂屍中,屢躓屢起,艱難而行。每見百姓暴屍荒野,劉應節都要嘆息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