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是因爲觀點幾乎完全一致,所以眼下內閣之中,李春芳和趙貞吉兩個更像是徐階的親傳弟子,而高拱和張居正則是另一派,他們一方面禁止各地督學憲臣聚徒講學,另一方面還通過考察貶謫京官,遏制京師講會,以經世實學來端正學風,改變談玄論虛、不務實際的官場風氣。所以,儘管他們二人可能或多或少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陽明心學的影響,但反講學卻是他們共同堅守的學術立場。
這個立場,使得張居正站到了老師徐階的對立面,同時也是趙貞吉入閣之後,張居正未能如願以償接受徐階留下的龐大政治資源的一個重要因素。反過來,這也是此前高拱致仕之後張居正想方設法爲高拱起復造勢的原因——張居正畢竟也是想做實事的,他知道高拱若不能回來,自己一個資歷最淺的末學後進,實在對付不了李春芳和趙貞吉這個實際意義上的同盟。這是張居正猶豫他和高拱關係的第一點:沒有高拱吸引火力,自己會不會成爲炮灰?
所以高拱回來了,而且仍然是那個說幹就幹的高拱,絕不同於當年的徐階,得過且過,以保住自己名聲地位爲第一要務。
張居正自己身處內閣,雖然主要分管兵部,但他仍然非常清楚高拱自從兼任吏部尚書之後採取的改革措施:破除“拘攣之說”,進士舉人並用;凡濫舉官員,則舉主連坐;建立人事檔案制度,組建候補官員梯隊;州、縣正官年輕化,“五十以上者不得爲州縣之長”;蔭敘官員,視政績而酌用;調整用人政策,完善地區迴避制度;裁減冗員,精簡機構,整治士風;等等等等。
這些措施,無一不是他張居正自己也極盼望看見,甚至是極想親自去做的。
這也是張居正猶豫着自己跟高拱之間關係的第二點:如果沒有高拱,以自己的資歷和威望,能不能把這些事情幹好?會不會受到各種掣肘最後推行不下去?
因爲有這兩點疑惑打底,所以張居正覺得至少在李春芳和趙貞吉還在內閣之時,自己仍然需要跟高拱維持良好的關係。
更何況,他張居正何許人也,他會不知道馮保爲什麼眼巴巴找上門來跟自己套近乎?無非是因爲高拱連續推薦兩任司禮監掌印陳洪、孟衝,卻始終不肯推薦他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