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居正昨日的預料沒有差錯,這次遴選太子伴讀,因有李偉放出話來,最後的候選人還真的被百官“自覺”限制在了內閣閣臣及六部尚書或九卿之家,或者再說得精確一些:全是夠資格參與廷推的高官之子、孫輩。
而且因爲這些官員家中未必有年齡合適的子孫輩,因此到最後參加文華殿遴選的只有如下幾人:李春芳之孫李思誠,高拱之侄高務實,趙貞吉之孫趙祖蔭,張居正之子張簡修,呂調陽之子呂興周,葛守禮之孫葛曦,申時行之子申用懋,馬自強之子馬慥。
高務實也是人到了文華殿才知道這個名單的,不過他得到名單之後立刻就笑了。
這羣跟他年齡相差彷彿的孩子們,按理說個個都是在史書上留下過名字的,咋一看上去個個都是聰明之相,但高務實清楚這羣孩子……至少從學問上來講,還是有差距的。
從原本歷史上的情況來看,今天對他威脅最大的可能有兩個。第一個是李春芳之孫李思誠,此人將來是萬曆二十六年的進士,後來官至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而他考中進士完全是靠自己的本事。此人爲官之後頗有骨氣,因不肯黨附魏忠賢而被栽贓貶官,直到崇禎年間才被平冤昭雪。
第二個是葛曦,他在歷史上是萬曆四年的山東解元,萬曆十一年的進士,中進士比李思誠還要早得多,可見是年少高才,他中進士後又爲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可惜死得早了點,止步於南京國子監司業。而且葛家一門五詩人,才學方面不用多說。
之所以把他排在李思誠之後,是因爲葛守禮乃是高拱好友,前次高拱致仕,葛守禮也受到牽連,都已經回家養老,高拱起復之後剛剛將葛守禮起復爲刑部尚書,算起來他是高拱的鐵桿盟友。這麼一來,想必葛守禮應該對孫兒有所交待,不會強行與高務實相爭。
而呂興周、申用懋和馬慥三人,歷史上也都中了進士。尤其是申用懋,他是萬曆十一年第二甲第二十一名進士。只不過他中進士,在相當程度上是靠了父親申時行當時的權勢,對此情形,御史魏允貞曾上疏揭露,不過萬曆當時信重申時行,對此沒有追究。
申用懋累官至兵部職方郎中,後來萬曆詔擢爲太僕寺少卿,命他以太僕少卿的身份負責職方清吏司事務。再遷右僉都御史,代皇帝巡撫順天。崇禎初年,從兵部右侍郎升爲左侍郎,再遷爲兵部尚書,以病乞歸。死後贈官太子太保。可見他的進士身份雖然可能有些水分,但個人能力不差——差就混不出來了。
而呂興周和馬慥,他們兩人也都混了進士出身,不過在歷史上,他們的進士身份也都有些水分,而且事情可能跟張四維有些關係。高務實挑了挑眉,沒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