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通過剛纔與趙志皋的幾段對話,高務實已經大體明白今天的翰林院何以如此冷清,心說我這一下子,也算成了名動京師的風雲人物了吧?
瞧瞧,翰林清貴們極其不滿我這個沒有半點功名在身的黃口小兒與他們供職於同一衙門,但卻因爲我在這個年齡就鼓搗出了《龍文鞭影》一書,他們就算原本想來“教訓”一下我,卻也有些下不去手——倒不是說他們自認爲水平不夠,而是一個小小孩童就有這番學識,他們作爲前輩一般而言只有讚揚、提攜纔是正理,如果反而出面打壓,那自己的名聲也就臭了。
翰林清貴們本就沒有實權在手,要是這至關重要的名聲還臭了大街,豈不是一無所恃了?所以他們明明心中極爲不滿,也只能用這種避而不見的軟手段來表明立場,而不能真的跳出來親自下場跟自己見個高低——贏了是勝之不武,輸了更是遺臭萬年,這事兒可不就是誰傻上麼!
也就是趙志皋這樣的老實厚道之人,纔會捏着鼻子仍然來上班,可要不是自己方纔態度端正、姿態擺得很低,趙志皋對自己的臉色不也很難看?
不過,看到了趙志皋,卻沒有看到戊辰科其餘幾位將來的閣老,高務實心裏多少還是有些遺憾,不過轉念一想卻又釋然了:今天看不到沒關係,反正不管你們接受不接受,我這個“工作關係”還就掛靠在你們翰林院了,將來有的是時候能夠接觸到。
再說,歷史上戊辰科這麼牛逼說不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拱倒臺了。
乍一看,高拱倒臺跟戊辰科進士們牛逼這兩件事根本風馬牛不相及,好像並沒有什麼關係,但其實並非如此,這兩件事之間關係是很大的。
先來看一下時間表:嘉靖四十四年四月,李春芳晉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嘉靖四十五年三月,郭樸、高拱分別晉吏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同時入閣;隆慶元年二月陳以勤晉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張居正晉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而高拱因爲在和徐階的鬥法中失敗,於本年五月自請致仕得到批准,退出內閣,郭樸作爲高拱的鐵桿盟友,獨自扛到九月之後,也憤而自請致。
讀者諸君大概已經注意到了:還沒到隆慶二年,高拱就已經辭官回新鄭老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