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代表着什麼呢?代表着隆慶二年的秋闈沒有高拱什麼事。
偏巧,隆慶二年七月的時候,徐階也被對他越發不滿的隆慶帝批准致仕,回了松江老家。於是排名在他之後的李春芳依次遞補,撿便宜似的成了內閣首輔。
當時內閣就只有三位閣臣,按照排名分別是李春芳、陳以勤、張居正。所以這一年的秋闈,李春芳是主考官,陳以勤、張居正則是地位最高的兩位同考官。至於其他同考官,地位就高下有別了,但即便其中地位最高者,也顯然不能與陳、張兩位閣老相提並論。
萬曆初期和中期,論資排輩嚴重的官場上,嘉靖末期和隆慶年間的進士正處於“當打之年”,然而由於高拱倒臺,本該大展宏圖的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進士由於座師是高拱,很多都受到了牽連,其仕途或遭遇重大挫折,或乾脆完全摧折,只有少數幾人得以倖免。
這些人或是由於與高拱看起來牽連不深,或是被張居正認爲確實人才難得,或是乾脆繳械投誠做了舔狗——當然這其中絕大部分只是假裝做了舔狗,實則暗待時機,隨時準備反攻倒算——譬如張四維很明顯就是這麼幹的。
但不管怎麼說,本來很多在高拱當政時期叱吒風雲的人物,都因爲高拱的倒臺而隨之“陪葬”,前次參加過高府門生聚會的宋之韓、塗夢桂、程文、韓楫、雒遵、張孟男等人,誰不是如此?也就沈鯉、許國兩人因爲直到高拱下臺都還在翰林院混資歷,這才免遭大難。
高拱“從教”那麼多年,他的門生故吏說是遍佈天下也絕對不算吹牛,除了以上這些之外還大有人在,最終究竟被牽連了多少,根本沒法統計,搞不好張居正自己都算不清。
既然戊辰科金榜進士們的牛逼,多多少少跟高拱倒臺、乙丑科進士失了大靠山有關,那麼一旦自己幫高拱穩住了隆萬之交時的地位,讓他能繼續宰執天下,最後光榮致仕。那麼將來戊辰科的競爭壓力可就大得多了,到時候是不是還有歷史上那樣光輝的表現,也就不那麼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