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更有甚者,已經開始打起外喀爾喀今外蒙古的主意,甚至打算僱傭那裏的蒙古人作爲嚮導,帶領自己一路向北,到當年蘇武牧羊的“北海”周邊找當地“野人”收購最好的皮貨。
高務實對此倒是樂見其成,畢竟原歷史上的葉爾馬克很大程度上就是衝着多搞點皮貨,而幫沙皇當起了向西伯利亞殖民的先鋒官。既然哥薩克出身的葉爾馬克能殖民西伯利亞,更加耐寒的外喀爾喀蒙古人憑什麼不能繼續向北?
哦,你問原歷史上的蒙古人爲什麼沒有繼續北上?當然是因爲蒙古人要那麼多皮貨沒用啊!他們連和大明正常貿易都難,大明還總給他們限制馬市貿易的交易量,他們搞太多皮貨根本沒有銷路,那自然就不會有動力北上嘍。
現在就不同了,小冰河期導致大明北方越來越冷,現在北境諸部又都開始了內附,大明完全有動力多買點皮貨——畢竟,大明民間不缺錢!
經濟之外,軍事安排同樣不可忽視。邊防線的調整,軍事合作的模式,這些都是保障大明邊疆安全的重要措施。兵部和九邊鎮帥們已經開始策劃,如何在土默特等部的加入下,構建更加堅固而有彈性的北方防線。
事實上,當土默特、科爾沁等部逐一內附,相當於原先威脅大明北境的勢力搖身一變,居然成了自己人。如果這些蒙古、女真等族真的能完全融入大明,那實際上大明都幾乎不需要什麼“北方防線”了。
當然,朝廷裏沒有哪個傻蛋真這麼想,因爲數千年的“華夷之辯”讓他們始終在腦海裏緊繃一根弦: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只要這些蒙古人、女真人還保留着他們自己那些在漢人官員眼中十分粗鄙的禮儀和生活習慣,就不可能得到完全的信任。
當然,以土默特爲首的諸部向大明臣從已經三十年了,基本的信任倒也還有。再加上大明不比韃清,碾壓級的人口優勢使得大明並不打算採取韃清對蒙古實施的那一系列人口控制政策。
相反,大明內閣給出的決議反而是積極推動漢蒙通婚,並且對於漢蒙通婚之後產下的子嗣,朝廷十分寬大地准許其“自報漢蒙戶籍”——意思是說,父母任何一方分屬漢蒙兩族,所生子女均可以任意填報爲漢族或者蒙族。當然,一經填報,不得擅改——除非考上舉人,或者布政使司及以上衙門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