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崔芙畢竟年輕, 在孃家看人眼色度日,嫁了衛修日子雖好過了, 可崔家隔三岔五便要上門來擾, 光是崔大夫人那些事她就千頭萬緒, 聽見衛善要讓她當校書,專司草擬文章掌管典籍,心中隱隱雀躍,可又有些害怕,手撫在腹上:“這些事兒我沒幹過, 有心相幫,也恐怕耽誤了娘娘的事兒。”
衛善看她人豐腴了許多, 一雙眼睛亮晶晶的,粉面微紅含笑,原來似一枝未開的清荷, 這會兒眼波流轉笑開芙蓉, 看來白姑姑調養得當,等衛修回來,說不準輔國公府便有小少爺了。
寬慰她道:“這事兒誰也沒幹過,總要磨一磨,有什麼耽誤不耽誤的。”
崔芙家學淵源, 既設校書,便不只她一人, 想到還有共事的, 倒不那麼慌張了, 她這一胎算一算還有四五個月才落地,還要做月子,到時已經有了章程,她便只管跟在別個後頭先學起來就是。
衛善在設立女官之初,倒沒把生育一事算在其中,這麼一看,能做這事的人就更少了,似崔芙這樣還年輕的,往後還得生養,等真的襯手了,又要生孩子去,究竟有些煩惱。
崔芙進宮本就是爲着擔心衛善,看她渾然不以爲事,心中略安,別人不懂娘娘與陛下深情,未嫁時自然也不懂,等嫁了人,有了衛修,倒能品度出來一些,不再替她擔心,還坐着車回了輔國公府。
再有上門來送禮打聽的,她不再似原來那般閉門不見,而是擇了客人請進花廳,等這些人問了,她便道:“可別聽那些風言風語的,哪有這麼個人呢。”
乾脆連這個人都給抹去了,衛善說沒有,就是沒有,這些個誥命面面相覷,心中再猜測也不能跑到萬福寺去一探究竟,軟言勸道:“娘娘如今可算得是亙古未有的第一人了,何必因這些小事就失了體面,世子妃縱是不替娘娘周全,也該替世子周全,替國公府周全纔是。”
誥命們來叩輔國公府的門,也是因爲崔芙在衛善的面前能說得上話,她們說的也是丈夫們的意思,京城中的勳貴大臣都盼後宮安定。
大業實在亂得太久了,自東宮戰死邊疆,前朝後宮便亂象叢生,建國之初雄心壯志的正元帝,未能攻下南朝便駕鶴西去,再經過永平帝這個痴兒皇帝和魏寬這個土匪僞帝,餘下的這些大臣,實在希望後宮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