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說劉儉和劉備能拜在盧植門下,還是有運氣成分在的。
盧植身爲馬融之徒,是海內名儒,按道理來說依劉家的身價,是決計攀附不上的,更別說送孩子去緱氏山學經了。
天幸涿縣劉氏與盧氏的先輩有些恩誼,即劉雄和盧充一輩。
雖然這份恩誼並未發生在劉周和盧植這一代,但對於深研古文經,通讀諸家《左傳》的盧植來說,有恩也當報的道理,他比誰都明白。
就算是隔着一百年,到他這輩也得還了。
說白了就算是盧植不想報恩,但他的身份也必然會促使着他去替先輩了償這份恩情……沒辦法,誰讓他是大儒呢?大儒就得有恩必報,不讓報不行!
事關聲望名節啊。
而盧植報答涿縣劉氏先輩之恩的辦法,就是收了劉周推薦來的一兒一侄爲入室弟子,既省事又足夠讓對方感激。
說是弟子,實則盧植教劉家兄弟的時間連兩個月都不到。
五年前劉備和劉儉兩個幼子領父命,長途去往緱氏山學經,耗時兩月方抵緱氏山,不想學經兩月後盧植就被朝廷派往九江平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