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在學經的這兩個月裏,盧植因還有太學博士的職務,在緱氏山學堂露面的時間頗爲有限,講經之事基本皆其子盧殷代替。
劉儉記得自己見盧植面的次數,用兩隻手指頭就能數出來。
不過,學經對於劉儉來說只是一個噱頭,劉儉對東漢那些被一代又一代人註釋了數十萬字的百字經文不感興趣。
一篇三萬字的《詩經》,光是被各家名士解讀的篇幅,洋洋灑灑不下百萬字,誰有心情去研究那些狗屎?
劉儉感興趣的是盧植門下的人。
這些人大部分都天生攜帶政治資源,若能結交,對日後定有裨益。
但漢朝的身份階層制度,給劉儉上了一堂課,讓他深切明白了這個世道的運轉規律。
在這裏,出身低與出身高的人之間,有着難以逾越的鴻溝,還是赤裸裸的寫在臉上的那種。
幾乎所有的在堂弟子,在知道了劉儉與劉備的家世之後,就幾乎不怎麼搭理他們了,避之唯恐不及的那種。
這倆姓劉的,沒有像樣的傳家經學,本支家族活着的人中沒有一個像樣的六百石,還是幽州邊郡出身的鐵憨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