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小星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想到這裏,腦子裏便已有的大致的破題思路,稍事思慮便提筆破題。
“聖人論人臣之義,唯務自盡而不求其利也。”恪尊傳注將孔子和朱熹的意思濃縮爲短短兩句話。
隨後承題:“夫爲祿而仕,非所以事君也;事求自盡,而祿有不計焉。夫子之言,所以立人臣之防也。”
大意是,如果爲了求財而當官,這不是爲人臣該做的事情,只要你事情做好了,俸祿會少的了嗎?孔子的話,就是教導我們該如何當一個稱職的臣子啊。
對於朱熹的傳注‘不可先有求祿之心’,想來大部分考生均是從正面來敘述,李傑從反面出發,從不該自利以肥家着手說起,這樣閱卷官批閱時在見了大量同質化的答卷後,見到李傑的答卷絕對會眼前一亮,更容易脫穎而出。
抓住重點,隨後的答題一氣呵成,看向下一道四書題。
“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出自《論語·子路》,後面一句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意思是禮樂制度紊亂,刑罰就會不得當;刑罰不得當,民衆就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