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七月鄉間農陌皆沃,蟲鳴草香順着鄉間土路去到四面八方,油亮的陽光曬乾夏日暴雨後的泥濘,晨起行路腳下身上都乾乾爽爽,可到了午後就難免不耐溽熱,衣衫後背都是狼狽的溼痕。
卓思衡牽着的馬不比他情況好到哪裏去,七月灼熱的午後人畜都是發蔫,馬兒口渴,總忍不住想去嚼兩口道邊多汁的鮮草,卓思衡拉扯得費力,自己也是熱得汗如雨下,看了看日影,恐錯過此行的目的,只好乾脆一狠心,答應給馬多喫些本地特產味道酸甜宜人的沙果,然後不顧馬的嘶鳴抗議,一步跨上馬鞍,朝目的地加鞭疾馳。
北地不比南陸,河網密佈有船可及四方。自中京府向北至寧興府一路西北四州,雖由運河連通,可其餘江河入夏少水不宜行船,若要去非運河沿途的城鎮,只能走下船來,商旅多租馬賃車,百姓行人則搭乘便宜的私驛大輪車出鄉返鄉,同樣便利。不過卓思衡在出行前經過慎重縝密的考慮,麻煩宋端替自己弄了張宋家商號的行旅牒文,但凡經過城門關隘,他都將自己官府的官牒收起,只用客商的那個,號稱是宋家商號的一位腳商,去到
這樣的腳商在北方極爲常見,只去到內陸較爲閉塞的地方收些當地特產和農物,或是跟哪處村鎮訂些農林貨物,預付款項,回去後再告知商隊來取。呼延勇在起初做商隊學徒時也是由此做起,他經常講些其中門道與故事,於是卓思衡也能作假亂真,一路行來有模有樣,在無人發覺的情況下入了豐州的伊津郡。
可是他要去的地方離郡府太遠,是其治下七縣之一的霞永縣內一處叫玄鹿鄉的地方,自縣府出來,卓思衡跑馬大半日,才勉強看見裏堠上標註了自己的目的地。
此時已是人熱馬乏,卓思衡牽着馬,到只剩細細一捧的小河溝裏飲足水,自己也將水囊裏最後一口飲盡,不過前面豆田遍佈,玄鹿鄉所產菽豆聞名遐邇,大概這處已到了他要來的鄉間一代,據縣裏衙門的人說,他要找的人這幾日就在此地附近活動。
果然沒走出幾步,就見三五個耕種男女也是熱得汗漬滿面從地裏扛着鋤頭出來,直嚷渴餓,帶頭的是個老漢,見卓思衡是路過旅人徘徊不前,便主動上前詢問道:“往哪去的鄉客,要給你指個路不要?”
豐、隴二州民風頗悍且直,也沒那樣多的囉嗦客套話,而此地鄉音甚重,卓思衡雖也會說北音,可與此處完全不同,好在從前他調查全國學政時雖未來過本縣卻在豐州逗留了一段時日,故而勉強可以聽懂。
“老人家好,我是腳商,路過這裏,夏天的日頭太毒了,不好趕路,想找個地方歇歇腳討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