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卓思衡也沒有對答文縐縐的話,老人聽完便招呼他跟上,邊走邊說:“咱們就去前面田棚裏午間歇一會兒,那裏的水缸你自己舀水喝就是,往後的路見到這種棚子誒,別怕路人講,儘管去喝,那也是給路人用的,莫怕就是。”
卓思衡道了謝,也不再上馬,跟着老人一路走,自然而然攀談起附近的情況來。
老人姓邵,這塊田是老人家祖產,不大,但足夠生計,這兩年風調雨順收成很好,於是今年老人又開了整畝田專種高黍,到時候用來釀酒去賣。只是田多了需要的人手就多了,於是剛十三歲的小孫子和兒媳婦也被叫到田裏忙活,後面跟着的便都是家人,一家人有說有笑,衆人對卓思衡很是好奇,便追着問他是哪裏來的客商,在外面可見過什麼世面?卓思衡也不故作腔調,撿些老少咸宜的經歷講了,聽得人頓時心馳神往。
“那你可是識字的?”邵老爺子的孫子聽後急切追問。
“傻小子,人家是給大商號當差的,咋能不識字?”他的叔叔笑道。
孫子也不惱,嘿嘿一笑道:“誒我是想問,不知道小哥和孔衙差比,哪個識字更多嘛!”
聽到他們說孔衙差,卓思衡便明白自己找對地方了,於是佯裝好奇問道:“咱們鄉上還出過縣裏的衙差麼?”
“我們鄉里都是黃土漢,哪有那樣有頭臉的人物。”邵老爺子揹着手搖搖頭,“那個孔衙差,是縣裏教他四處走動,教咱們鄉下漢子認識幾個字不當睜眼瞎的,剛巧他這旬又輪到咱們鄉里了,一會兒在田棚裏就能碰着,那個小後生,精神着呢,你要是問正經的路和打聽官道就得問他,像咱們一輩子沒出過縣城的,哪有見識給腳商指路。”
“孔衙差一個人在縣裏跑鄉下教大家識字,可咱們霞永縣這麼大,衙門就派他一個人跑?這怎麼跑得過來?”卓思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