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他的權力。
……
七日祭禮結束後,因太過勞累且北地倒春寒的兇猛,劉煦和劉玉耀父女倆都感染了風寒,不過好在因從前麟州大祭便常有此等情況,行鑾帶足了太醫,三五日後,父女二人便基本痊癒。御駕理應這個時候回京,然而劉煦卻提出要帶瑤光公主再北上多走幾日,去到延和軍治監與雄峙關御駕巡邊。
卓思衡雖然瞭解皇帝的用意,可還是擔憂二人身體,然而不等他開勸,劉煦這次提前準備好了說辭:“卓大人可還記得……戾太子巡邊之事麼?”
卓思衡一愣,萬沒想到劉煦竟會提及此事,他自父親和從前朱五叔口中都聽過許多次,其中的警示意味如今對他和劉煦以及瑤光公主不言自明。
“孝宗在位的第二十一年,攜太子劉縝與其餘諸子前來麟州行宮,主持大祭,劉縝以太子之尊爲次禮祭,這本是一次尋常祭祀,可誰也不知竟對今後影響甚巨,回到京中沒有多久,劉縝太子之位便被廢除,世人爲避其稱,以戾太子呼之。”
卓思衡對這段歷史不敢說如數家珍,但幾乎是可以將年份月份與事件毫無錯漏的答對。
劉煦聽過後黯然點頭道:“朕與卓大人一樣,分外關注此段歷史……曾幾何時朕也以爲會重蹈戾太子覆轍……不過總算吉人自有天相,有卓大人從旁輔弼,今日朕之江山也算高枕無憂了……不說這個,朕是想說,其實實錄記載戾太子在祭禮表現得宜並無不妥,後續孝宗爲他定下的十二條大罪中的‘不敬祖祭’可能也只是刻意找了個大的名頭蓋上罷了。真正讓他徹底失去父親信任的,朕想應該是在祭祀之後前往延和軍治監的巡邊所至。”
“臣在朔州時,鄉里有位年長長輩,臣喚其爲五叔。臣所在之鄉爲延和軍治監的軍屯鄉,多是營中親眷,故而臣聽過些延和軍中往事。”卓思衡緩緩說道,“五叔曾說當年戾太子至延和軍治監巡邊時他也在場,其表現全無儲君之氣,瑟縮畏懼,軍治監上至邊關大將下至士卒均深感不屑,用五叔的話說,便是擔心要是有一天真打起仗來,要聽此人坐鎮指揮送命,實在是萬般不情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