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貞元十四年正月正旦朝會後,吏部照例送發歸官賜第表,上有各地官員於今年致仕之人的姓氏籍貫與照常賞賜,以及官家額外賜予老臣的體恤恩賞。除此之外,還有補位人員的名字與對應官位,此表看至下方,致仕的瑾州安化郡通判杜晗的下任職補上,明晃晃寫着卓思衡三個字。
第一次看到這張表的卓思衡正在曾玄度府上,兩個人的心中同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正旦大朝會後有三日連休沐,是本朝公務員難得的小長假,曾大人已換掉官袍只穿一身半新不舊的常服坐在書房太師椅內,表情看不出是喜是憂。而卓思衡坐在他下首的椅子上,合起表單,倒是輕鬆自在。
該來的遲早要來,來都來了,他也做好充分準備了。
不但不擔心,甚至還有點期待。
“三天後吏部會遞上貞元十三年官員考評的總表與種種外任升遷平調,你會是優上,升至正六品。”曾玄度顯然已是看過吏部的摺子,半閉着眼睛徐徐道,“其實最開始吏部給你定下的是從六品,但皇上覺得這個品級去做通判略顯侷促,怕你施展不開處處掣肘,於是着意提了。若是京官如此必定會招人側目,可你雖說是升,卻也去到荒僻之地外放,他人想必不會多言。”
七品到六品往往要經過至少兩個三年外任,比如自己的表弟範希亮,就是三年任滿政績優上,從正七品提至從六品,卻沒實現質的飛躍,六品往上官吏纔可出任郡官,如範希亮的安排,大抵是要留任三年再看官績。
卓思衡升遷飛速卻不令人眼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與他同年的一甲二位榜眼探花都是未放外任繼續留在中樞。
彭世瑚榮受皇上嘉揚,說他勤務精業,給升了從六品侍講,還是留在翰林院聖上近前,這是莫大的榮耀和恩旨,一時間彭世瑚風頭無兩,許多人想登門拜謁,卻都被他拒之門外,據說聖上很是滿意,年前又單獨賞他好些財帛以資嘉獎。
許彥風也留在了帝京,卻並非翰林院,而是去到了國子監,好巧不巧的是,他正是去到國子監司業姜文瑞手下做主簿,還是祕書工作,也升了從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