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做到這些需要什麼呢?”卓思衡拿出當年卓衍教自己的耐心勁兒來。
潘廣凌昂首道:“自然是需要我們有責細心,不畏辛苦,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留存任何一個紕漏,凡事多用心,去真正用雙腳踏足四方,務實走訪查探一番。”
“很好。如何才能不放過一個細節一個紕漏?當然是要按照輿圖走訪到每個地點,去過每個村寨,才能說到做到,沒有輿圖只靠兩腿,我倆怕是連前提都做不到。但我們如果向何大人直說討要輿圖,難免有越權之嫌,又顯得好像我們勤懇實幹,他便是躲懶懈怠,必然是得不到襄助的,不如兩句不費心力的好話說到點子上,利器到手信手拈來。你啊……又不是說要咱們出賣臣節爲虎作倀,去做那些必然不行的有違原則之事。有時爲達到目的,稍稍走段彎路還或許是更快的捷徑,只要目的確鑿,那也是不算辜負了讀過的聖賢之書。”
潘廣凌聽到超出自己接受能力範圍的道理時,就會張大嘴顯得有點呆滯,卓思衡輕拍他肩膀,將他喚回來:“你看,如今我們遊走各縣各鄉都無人刁難,也沒人拿我當新官上任的熱柴亂燒一通糊弄過去,去看些文書和要務記錄也都唾手可得,省去的那些各級之間糾纏打滑的時間拿來多走幾處,不是能做更多實事要事?這些還多虧了何大人的安排囑咐。所以我委屈什麼呢?我不要太寬心,此刻只管上路,還有更多事等着咱們去做。”
平心而論,卓思衡也極不喜歡安化郡的風氣和這種風氣的始作俑者何孟春,但他卻覺得這人其實並不複雜,甚至很好利用,拿來當做傀儡名目做些實事不但不會成爲阻礙,反而利用得當還能襄助一臂之力,又何苦費心刁難抗拒?
說到底,還是要理清輕重,將民生政事放在自己的心緒感受之前多做思量。
但此等道理直說出來潘廣凌未必願意聽得進去,非得細細用實例證明,他這人才會心服口服。
雖然他太耿直又不知變通,可也是可造之材,最起碼他的心氣爲身都極正,這已是很難得的了。
再加上他是曾大人故舊的兒子,多了這層情分在,無論多不好說通,自己也會想辦法將肺腑之言講透。
不過潘廣凌也有個好處,只要將話講透,他立即便能轉過彎來,不管哪處脾氣裏都透着風風火火的勁頭,埋頭便做,根本不顧虛理,卓思衡倒覺得他是很適合在地方做事的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