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和鄭鏡堂的脣槍舌劍交鋒下來,卓思衡摸清了三件事:
第一,舊臣與唐家的黨羽根本不相信太子可以繼位,那是不是可以說,他們心中其實已經確定了更合適的人選?
第二,在這些人眼中,自己行事的邏輯也是先私而後公,甚至不惜爲自己積累政治籌碼而犧牲家人的利益;
第三,因爲這兩年自己政治地位的上升勢頭,或許他已經超越高永清,成爲對方的第一目標。
卓思衡相信自己是個善於總結的人,但前兩點仍需更多信息實踐檢驗,來日方長。
第三點卻是最有可能的。
因爲在大朝會上,皇上給卓思衡在國子監司業外加了個集賢館直學士。
集賢館相當於國家圖書館,用以收藏典籍碑文拓片等文教重器,機要清貴,但整個機構不過五個常設官吏負責日常工作,而集賢館大學士、學士、直學士等頭銜均只是榮譽職務,其中大學士是專門授予於高位退休的官吏,佟鐸就在致仕時獲得此榮譽稱號;學士其次,但至少也得是四品往上退休的人才有機會得到;至於直學士,那就好弄到手得多,它只授予在任官吏,一些被皇帝特別分派負責修書、編史、巡學與特殊經筵等學政事務的官吏按常例會被贈與此頭銜,而這也是年輕官吏能最早摸到的館閣學士頭銜之一。
不是正式編制,也不是歷史上獲此頭銜最年輕的官吏,卻是聖上在位以來第一個三十歲前冠名直學士職稱的大臣。
卓思衡有了這個頭銜,便是頂着欽封的治學官名義來到國子監,得到消息的諸位官吏全都站好迎接,站在頭一個的便是三嬸的哥哥,國子監祭酒姜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