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人。”經豬八戒提醒,唐僧還不忘補充一句,只告孫悟空就行,不幹八戒、沙僧的事。……也太沒情義了。爲保唐僧西去,孫悟空沒少遭罪、喫苦,儘管嘴上常常懟人,但做事一點也不含糊,斬妖除魔救唐僧總是衝在第一個。這話聽在孫悟空耳中,能不心寒?所以書裏說,師徒們“面是背非”:當面和和氣氣,實際背地裏互相腹誹。而彼時,兩人並非剛剛共事,已經經歷了四十多個劫難,九九八十一難過半,也沒能讓二人結下多少深情厚誼。取經期間,他們關係的維繫一靠緊箍咒,二靠菩薩的面子,三靠共同的目的,一個取經回大唐覆命,一個取經擺脫妖怪的身份,拿到官方的職位。各取所需,互相忍耐罷了。不光唐僧和孫悟空,師兄弟三人的關係也溫情不到哪裏去。唐僧念緊箍咒的時候,豬八戒和沙僧很少出來爲孫悟空說話,豬八戒有時還煽風點火,互相排擠。這不同於日常的捉弄,這是意圖把其他人踢出取經隊伍的行爲,一點都不好笑也不好玩。所以兩個字概括幾個人的關係,就是同事而已,還是一個臨時項目的同事。
三
《西遊記》裏造孽最重的妖怪之一是大鵬鳥,它喫光了獅駝國整個國家的人,國王、文武官僚、滿城大小男女被他喫盡。搞得全城都是妖怪。連對妖怪早已司空見慣的孫悟空,看見獅駝國的城池時都嚇了一跳,心生悚懼,“滿城的惡氣,着實怕人。”就是這樣一個罪大惡極的妖怪,因爲跟如來有沾親帶故的關係,最後的結局是被如來哄着帶走,還許諾了很多好處。而幾個成了精的樹木,只因爲把唐僧攝去賦詩、參禪,未曾傷害一分一毫,就被豬八戒一頓釘鈀,連拱帶築地給弄死了,樹根下都鮮血淋漓。那幾棵松柏竹子不知要經歷多少歲月,多努力的修煉,纔有瞭如今的道行,卻因附庸風雅而斃命。
唐僧本人呢,其實玩得挺開心的,“見此仙境,得意開懷,十分歡喜”,還興致盎然地作了幾句詩。這一對比,合理嗎?公平嗎?可再細想想,這就是現實世界的法則啊。真實且殘忍。連看起來毛毛躁躁、口無遮攔,與天地抗爭了幾百年的孫悟空對此都表現得無比清醒。他只關心他的師父是不是還活着,取經的項目還能不能繼續,頭上的緊箍咒什麼時候能摘掉。因爲從石頭裏蹦出來的時候他就知道,惟有讓自己變得強大,纔有資格對抗不公,改變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