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天取經,是一件類似於張騫、班超“出使絕國”“鑿空西域”的大事,是推進中外文明交流永載史冊的壯舉。即使從《西遊記》小說層面來說,也是一個“正果金身”,讓無數唐朝和尚眼紅的千載難逢機遇。這樣的大好事,爲什麼就落到了當時的小年輕玄奘頭上?而且他成了不二人選,成了天選之子?
觀音留下的揭子裏不是說了嗎: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肯去的人應該一大堆,爲什麼最後好像只有一個玄奘?要解開這些問題,我們就需要對小說進行一個覆盤。而且我們不說神仙安排的層面,因爲說這個沒有意義——既然上天已經註定,那還有什麼說的?我們說說人的層面。
一、唐太宗還魂後,就出榜招僧,修建水陸大會,準備超度冥府孤魂。榜行天下,着各處官員推選有道的高僧,上長安做會。那需要一個月之期,天下多僧俱到。這麼多高僧,而招聘名額只有一個,自然要進行挑選。千中選一,萬里挑一。剛開始這事唐太宗讓傅奕負責,但傅奕是個反佛主義者,唐太宗只好換人,讓魏徵牽頭負責。如果是傅奕,估計會消極抵抗,那麼就輪不到玄奘。但魏徵不同,從唐太宗魂遊地府開始,他就是積極的策劃者。所以玄奘得以當選,魏徵是一個重要因素。魏徵雖然推薦,但這事還要唐太宗親口同意。唐太宗一聽,居然記性奇好,想起玄奘是狀元陳光蕊的兒子。陳光蕊當年死而復活,跟唐太宗一樣。唐太宗高興了,當場就封玄奘爲大唐佛教領袖(天下大闡都僧綱),全權負責全國性的水陸大會。
玄奘一下子就走上了人生巔峯。所以玄奘得以當選,他父親陳光蕊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觀音菩薩和木叉變成兩個流浪漢和尚,拿着錦襴袈裟和九環錫杖當街叫賣:袈裟要五千兩,錫杖要兩千兩。別人以爲他們瘋了。遇到宰相蕭瑀退朝,蕭瑀是個識貨的,在他的推薦下,唐太宗將兩件寶貝賜予玄奘。玄奘穿上袈裟,就像“活羅漢下降,活菩薩臨凡”,他的大唐第一僧人的地位也更加穩固。所以玄奘得以當選,蕭瑀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二、雖然外因給了玄奘很多助攻,但真正把球打進,還要看玄奘本人夠不夠硬。因爲觀音還要考驗他,一系列的考驗。雖然前面原着已經說了玄奘的各方面都過硬:這個人自幼爲僧,出孃胎,就持齋受戒。他外公見是當朝一路總管殷開山,他父親陳光蕊,中狀元,官拜文淵殿大學士。一心不愛榮華,只喜修持寂滅。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經萬典,無所不通;佛號仙音,無般不會。但觀音還是要親自出題。不然,他對完成如來交待的任務不放心。於是,當天下佛教領袖玄奘正在講臺上高談闊論的時候,兩個流浪漢和尚又來了。他們拍着講臺說:“你給老子下來!你講的是什麼狗屁?大乘佛法你小子會不會?”玄奘當時的反應是什麼——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
這考驗眼界、誠心和性氣的第一關,玄奘過了。不然他白一眼,反問一句“你們又是什麼狗屁?”觀音立刻給他不及格。唐太宗聽到自己選的法師被人當衆侮辱後,親自來了。觀音現出真身,留下一張考卷,飄飄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