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見喬公,興教之路 (第1/3頁)
家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守,我年紀老邁,無意爲官,還望太守不要怪罪。”喬公的額頭上滲出汗水來,心中有些了恐懼。
“喬公才四十多歲,可謂是正當年,哪來的老邁?喬公性情淡薄,不願當官也沒事,今我欲在廬江行教化之事,在皖城舉辦書院,教書育人,做一些有益於鄉里之事,喬公出來幫忙如何?”
喬公沒想到陳飈會提出讓他開什麼書院,心中很是爲難。如果拒絕當官,證明他不貪圖富貴,會得到好名聲。如果陳飈真開書院,想邀請他,他拒絕了,則顯得他反對教化,這名聲反而不好。
“這……”喬公猶豫起來,不知道怎麼開口拒絕。
“哈哈哈哈!”陳飈把他的表情看在眼裏:“喬公莫非是擔心我對令愛有企圖,我曾聽聞江東孫策當年攻破廬江時,曾豪言欲納喬公的兩個女兒爲妾,可惜喬公女兒當年年紀尚小。我可不是那孫策,不會搶你女兒,喬公不必擔心。”陳飈編了個謊言,黑了孫策一把。
“至於教化之事,我乃真心實意,我在居陽寨當了不到一個月的首領,便機緣巧合,得了這廬江,今我已是廬江之主,也希望爲廬江做些實事,教化乃只是其中之一。喬公乃皖城望族,若出面支持我行教化之事,我便能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我計劃在這廬江之地,普及蒙學,讓所有孩子都有書讀,懂得基本的語言文字,再選拔其優秀的,進入學院繼續學習,使之成爲人才。”
“我聽聞十幾年前,豫州潁川一帶,私學盛行,曹操帳下謀士郭嘉、荀彧等皆是在私學學有所成。荊襄一帶,亦有私學培養人才。我欲效仿潁川書院,在廬江建書院,當然這並非私學,而是官學。”
“官學之舉,史上唯有太學爲朝廷所建,今朝綱崩壞,太學早已不復存在。我創廬江書院,意在爲廬江培養人才,使廬江成爲求學盛地。喬公只需出面主持,招攬師者,招募學生,我於廬江一年賦稅中取出一成,來辦這興教之事。喬公乃廬江望族,又是廬江翹楚之士,若出面則事半功倍,他日喬公亦能名揚四海。”廬江一年賦稅不下於二十萬石糧,一成已經是兩萬石了。陳飈突然覺得自己說錯了,在21世紀,教育經費佔國民收入佔比好像只有5%左右,他哪來那麼錢來興教育,再者興教育也不需要那麼多錢呀。不過,話已經說出來了,這個時候也不能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