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見喬公,興教之路 (第2/3頁)
家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喬公頓時震驚得不知道該說什麼。原先他還真有點瞧不起陳飈,他認爲陳飈不過土匪出身,難以久據廬江,是以不想太早與陳飈有往來。想不到陳飈不是急着招兵買馬,而是準備大興教育。教育這種事非短期能有效果,典型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當今亂世,誰會有心情搞這些東西呢?
“太守可是真心想興教化之事?”喬公不禁一問。
“當然,莫非你以爲我沒事跑來消遣你?我可沒這個閒心。”陳飈又說:“喬公你的擔心我理解,你不過是在觀望形勢而已,你認爲我不能久居廬江,若與我交往甚密,他日我敗出廬江,你便有可能會惹禍上身。我把廬江本地的一些望族拜訪了一下,有部分人確實有這種想法,我亦不能改變這點。”
“然而教化之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你出面做了,他日就算我敗出廬江,相信新的廬江太守也不會爲難於你。”
喬公思考了一下,仍是猶豫不決,但他至少沒有直接拒絕:“此事事關重大,還請太守給些時日,讓我考慮一下。”
“這個沒問題,但你需儘快給予答覆。你能等,但孩子們不能等,學子們不能等。”
陳飈向喬公拋出教育一事,其實不過是臨時提起而已。他確實有計劃興教,但事有先後,如今他可沒精力搞這些。連日拜訪廬江望族及名士,他明白這些人是一股力量,用好了對他大有幫助,但這些人偏偏不怎麼理他。一則是看不起他當過山大王,二則確實如他所說,這些人在觀望形勢,不想太早表態。
後來他便想到,這些人不敢輕易出仕,又佔有大把資源,還不如想辦法讓他們把一些資源貢獻出來,做些實事,教育便是其中之一。他日這教育一事辦成了,他也有名望,這些在廬江學成的學子,總不可能捨近求遠,跑去投靠別人吧?就算他日廬江易主,他就當自己做了件好事、實事,如此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