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頭子站起身來,笑眯眯問道,“維文先生,我在研究中國古代史時,發現一個小問題,希望你能爲我解惑。”
“你說。”盧燦微笑點頭,心中已經是警鈴大作。
“周朝分西周和東周,在中國相關的史書上,爲什麼會將東周分爲‘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直接用東周稱呼不好嗎?‘春秋’和‘戰國’的名字怎麼來的?另外,有關‘春秋’和‘戰國’的時間劃分,又該如何推算?”
爲什麼會有“春秋”“戰國”這一說法?“春秋戰國”的時間如何界定?
盧燦心底已經在MMP!不知道自己哪兒得罪他?
公開課的現場問答環節,一般情況,沒人會提過於刁鑽的問題,因爲對方回答不上來的話,會很尷尬;回答者即便知道答案,也需要邏輯整理的時間,這會造成冷場,相當不禮貌。
李約瑟的這一問題,絕對刁鑽,在八十年代的歐美漢學界,百分百是個大難題!
歐洲人的史學研究中,更注重“耶穌紀年”也就是“公元紀年法”,因此,中國人習慣使用的“年號紀年”,一直是歐洲史學研究者最爲頭疼的事,春秋戰國這段歷史,更是“頑疾”般的存在。
現場鴉雀無聲,大家都盯着臺上的年輕人,看他怎麼回答。
盧燦將面前的演講稿合上,又扶了扶麥克風,這些,都在爲他思考答案爭取時間。